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设计是确保施工现场人员安全、减少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以下是对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设计的详细阐述:
一、脚手架安全防护设计
水平封闭:从施工的第一步开始,每隔一定步数需满铺脚手板或脚手笆,且应沿长向铺设,接头处重叠搁置在小横杆上,确保无空头板。里立杆与墙面之间也应铺设统长安全底笆。
垂直封闭:从第二步至第五步,每步都需在外排立杆内侧设置防护栏杆和挡脚板,或采用网进行封闭,并与立杆牢固扣牢。第五步以上位置应全面设立安全笆或安全立网。在沿街或居民密集区,应从第二步开始外侧全面设立安全设施。
脚手架高度:脚手架的搭设高度应超出建筑物顶端或操作面5米以上,并加设围护措施。
地基要求:对于地基不平整的情况,应使用可调底座脚进行平衡,并确保地基能承受脚手架和工作时的压强。
二、高空作业安全防护设计
安全带与安全网:高空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带,工作区域周边应安装安全网,防止重物掉落伤人。
安全网设置:高处作业区域下方必须悬挂安全网。当建筑物高度超过4米时,应设置随墙体上升的安全网,并在之后每隔4米增设一道固定安全网。外架、桥式架的上、下对孔位置也需配置安全网。安全网架设时,里侧应略低而外侧稍高,支撑杆件应完好无损。
三、洞口及临边安全防护设计
电梯井口防护:应安装高度为1500mm的工具式防护门,竖向钢筋间距不得超过150mm,底部增设200mm高的挡脚板,并涂上红白警示漆。
楼梯间防护:框架式楼梯的梯段板两侧及休息平台三侧边需设置三道牢固的护身栏杆,并外挂密目网。剪力墙式楼梯需在梯井位置从底层搭建单排脚手架,并设置水平杆。
预留洞口防护:尺寸大于1500mm×1500mm的预留洞口四周应设置钢管护身栏,并挂设水平安全网。
基坑周边防护:应设立高度为2米的防护栏杆,并设置三道水平杆,立杆间距控制在2米以内,栏杆及防护设施应刷上红白相间的警示漆,并挂设密目安全网。夜间或危险处应设置红色标志灯。
临边防护:在屋面、框架楼层临边以及剪力墙楼层落地式阳台的四周,若缺乏围护结构,则必须设置两到三道防护栏杆,高度不低于2米,立杆间距控制在5米以内。
四、其他安全防护设计
防护棚搭设:施工现场常搭设的防护棚旨在确保机械设备的稳定运行,保护操作人员免受伤害。对于建筑物的出入口,必须搭设长度为3至6米、宽度超出出入通道两侧各1米的防护棚,棚顶铺上双层脚手板。
卸料平台设计:根据楼层高度的不同,可选择落地式或悬挑式卸料平台,其构造必须经过精心计算。在三侧边应设立1200毫米高的护栏,并在每侧边下方设置200毫米高的挡脚板,平台还应悬挂限重标志牌。
护栏与挡脚板设置:在人行道和斜道两侧、施工电梯出口处等位置,应设置高度不低于规定要求的护栏,并采用密目网进行封闭。护栏和挡脚板应刷上红白相间的油漆以提醒注意安全。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设计需从多个方面入手,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通过科学合理的安全防护设计,可以有效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