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浸镀锌是一种有效的金属防腐方法,其过程涉及多个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以下是具体内容:
一、镀前准备
镀件处理:
设备检查:
二、镀锌操作
锌液温度控制:
锌液温度的把控需根据镀件的厚薄、几何外形和材质来定。例如,光伏支架的镀锌温度通常控制在436℃~440℃之间,而停产保温时则控制在430℃。也有厂家会选择450~470℃的温度范围。需要避免在480~510℃的恶性溶解区内进行施镀作业,以减少锌渣的产生。
若温度过低,锌液的流动性会变差,导致镀层厚薄不均,容易产生流挂,从而影响外观质量;而温度过高则会使锌液流动性增强,导致锌液过早脱离工件,虽然能使镀层更薄、外观更佳、生产效率更高,但也会加速工件及锌锅的铁损,产生大量锌渣,进而影响浸锌层的质量,增加锌耗,甚至可能无法进行施镀。
浸镀过程控制:
在浸入锌液前,应先清除锌液表面的氧化层。镀件浸入锌液时应保持慢速或间断性浸入,以防止爆溅,并保持一定的倾斜角度。
浸锌时间因镀件的材质、规格和厚度而异。通常,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浸镀时间越长,镀层就越厚。若要在不同的温度下达到相同的镀层厚度,高温浸镀所需的时间会更长。厂家应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浸镀时间。例如,工件厚度小于3mm且单架重量少于1吨时,浸锌时间约为2分钟;而工件厚度大于等于6mm且长度大于等于9m,且单架或单挂重量大于等于5吨时,浸锌时间则约为5~6分钟。
对于吊挂件产品,在起锅时应立即打开震动器,直至提出锌液面50cm。在提出锌液前,需先清除锌液面的氧化层和残渣,然后慢速提出镀件并保持一定倾斜角度,让表面余锌自然流入锌锅内。同时,要及时清除余锌和滴瘤,以确保镀锌质量。
三、镀后处理
冷却与钝化:
整理与检验:
四、其他注意事项
锌灰和锌渣的控制:
锌灰和锌渣的存在不仅严重影响浸锌层的质素,导致镀层粗糙并产生锌瘤,还会显著增加热镀锌的成本。为了控制锌灰和锌渣,关键在于控制好温度,以减少锌液表面氧化所产生的浮渣。可以使用耐火砂、炭灰等物质进行覆盖,也可以使用热传导率低、熔点高、比重小且与锌液不发生反应的陶瓷或玻璃球进行覆盖。
锌渣的形成主要是由于锌液中溶解的铁含量超过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为了减少锌渣的产生,除了避免在恶性溶解区进行施镀作业外,还应选用合适的锌锅材料,并优先选择含碳、含硅量低的钢板焊接,以降低锌液对铁锅的腐蚀速度。目前,多采用08F优质碳素钢板。同时,频繁捞渣也是必要的。
助镀剂与镀液成分管理:
操作安全:
综上所述,热浸镀锌需要注意的事项涵盖镀前准备、镀锌操作、镀后处理以及其他多个方面。只有严格遵循这些注意事项,才能确保热浸镀锌的质量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