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涂层技术是地下室防水防潮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实施方案根据所选用的防水材料、施工条件以及具体需求而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水涂层技术实施方案:
一、涂刷法实施方案
涂刷法是一种较为传统的防水涂料施工方法,适用于各种流平性较好的涂料,如单组份聚氨酯、聚合物水泥基(JS)防水涂料等。
基层处理:施工前,确保基层干燥、清洁、无油污、浮尘及松散物。对裂缝和不平整部位进行修补,确保基层坚实平整。
防水涂料涂刷:涂刷防水涂料时,应分层施工,每层需完全干燥后再涂刷下一层。涂刷过程中,注意控制涂料的均匀性,防止厚薄不均导致防水性能下降。涂刷时,刷子应与基层保持一定角度,用力均匀,确保涂层平整无气泡。
边角加强:在墙面转角、管根等易渗水部位,应额外加强涂刷,可采用局部增厚或加贴防水带等方式,以提高防水层的耐久性。
检查修补:涂层干燥后,对整体涂层进行仔细检查,确保无漏涂、气泡等缺陷。发现问题应及时修补,确保防水层的完整性。
二、滚涂法实施方案
滚涂法在建筑涂饰中应用广泛,省时、省力、操作容易,适用于大面积平面的涂饰,如砖石面、混凝土面、抹灰面等多种基层。
滚筒选择:根据施工需求和涂料类型选择合适的滚筒,如长毛、中毛或短毛滚筒。长毛滚筒蘸漆量大、涂膜厚,但易形成大桔皮花纹和气泡;短毛滚筒涂刷漆膜较平整;中毛滚筒介于两者之间。
涂料准备:将滚筒刷的一半浸入涂料中,然后在滚筒托盘匀料板上来回滚动几下,使涂料均匀分布在滚筒上。
滚涂施工:每次滚涂的宽度大约是滚筒长度的4倍。滚涂时,应均匀用力,避免漏涂和堆积。滚涂方向可灵活选择,但应确保涂层均匀一致。
分层施工与检查修补:与涂刷法类似,滚涂法也应分层施工,每层需完全干燥后再进行下一层滚涂。滚涂完成后进行检查修补,确保防水层的完整性和防水性能。
三、喷涂法实施方案
喷涂法是一种高效的防水涂料施工方法,适用于大面积、快速施工的场景,如单组份聚氨酯、喷涂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等。
涂料准备:将防水涂料搅拌均匀,无沉淀。对于双组分涂料,需按说明书配比调合。
喷涂设备选择:选择合适的喷涂设备,如喷枪、压缩机等。确保设备性能良好,喷涂压力稳定。
喷涂施工:将涂料均匀喷涂在基层上,注意控制喷涂的均匀性和厚度。对于边角部位,可采用刷子或刮刀进行辅助施工,确保涂层完整无遗漏。
检查修补:喷涂完成后,对涂层进行仔细检查,确保无漏涂、气泡等缺陷。发现问题应及时修补,确保防水层的完整性。
四、特殊防水涂层技术(以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层为例)
材料准备: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是一种粉状材料,以硅酸盐类水泥、石英砂等为基材,掺入活性化学物质组成的刚性无机类防水涂层材料。
基层处理:确保混凝土基面平整、牢固、无油渍、起砂等缺陷,并用水充分润湿处理过的混凝土基层,达到湿润、润透,表面无明水。
涂料制备:将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与洁净水按一定比例调和,用手持电动搅拌器充分搅拌至料浆混合均匀。
涂刷或喷涂施工:以专用的半硬尼龙刷涂刷或采用喷涂方式进行施工。涂刷时要反复用力,使凹凸处都能涂刷到位;喷涂时,喷嘴应距基面较近为宜,保证涂料能均匀喷进基层表面微孔或裂纹之中。
检查与修补:施工完成后进行检查,确保涂层无爆皮现象。发现问题应先铲除爆皮部分,进行基面处理后再用涂料涂刷补修。
养护:施工完成后进行净水养护,每天3~5次,水量视混凝土终凝后或湿度状况而定。养护时间为2~3天,严禁用大量水冲洗。同时,在涂料防水施工48小时内需防雨淋、暴晒、大风沙或霜冻损害。
综上所述,防水涂层技术的实施方案多种多样,应根据具体需求和施工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案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和环境条件,确保防水层的完整性和防水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