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公司新闻 > 行业新闻

联系我们

中茂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手机: 18721989668

电话: 18721989668

地址: 上海市杨浦区绿地汇创国际广场(华东总部)
郑州市二七区大学南路绿地滨湖(华中总部)

邮箱: chinazdi@126.com

行业新闻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公司新闻 > 行业新闻
在设计时如何考虑约束增强混凝土的抗冻性?
发布时间:2025-09-01 14:46:14| 浏览次数:

在设计约束增强混凝土以提升其抗冻性时,需从‌约束结构选型、环境适应性设计、施工质量控制‌三方面进行系统考虑,以下为具体设计要点:

一、约束结构选型与参数设计

  1. 约束结构类型选择

    • 参数要求‌:纤维层数≥3层,搭接长度≥150mm,环氧树脂固化时间≥24h。

    • 参数要求‌:壁厚≥6mm(普通环境)或8mm(海水环境),套筒与混凝土间隙≤5mm,防腐涂层厚度≥100μm。

    • 参数要求‌:波峰间距≤300mm(严寒地区可缩至250mm),钢板厚度≥0.8mm,镀锌层厚度≥20μm(淡水环境)或环氧涂层(盐冻/海水环境)。

    • 压型钢板‌:适用于楼板、屋面等水平构件,通过波峰提供横向约束。

    • 钢套筒‌:适用于柱、节点等竖向构件,通过壁厚提供刚度约束。

    •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适用于修复或加固既有结构,通过纤维布提供环向约束。

  2. 约束刚度匹配

    • 刚度计算‌:约束结构的弹性模量(EsEs)与混凝土弹性模量(EcEc)之比宜满足0.1Es/Ec0.50.1Es/Ec0.5,避免约束过强导致混凝土脆性破坏或约束不足失效。

    • 间距优化‌:约束结构间距(如压型钢板波峰间距)需根据冻融循环次数调整,严寒地区可按公式L50fckL50fck


    • fckfck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单位MPa)确定。

二、环境适应性设计

  1. 淡水环境(如桥梁墩柱)

    • 优先采用镀锌压型钢板,锌层厚度≥25μm,防腐年限≥20年;

    • 压型钢板波峰间距≤250mm,提高表层约束效率;

    • 混凝土强度等级≥C40,减少冻融损伤累积。

    • 设计重点‌:抑制冻胀应力导致的表层剥落。

    • 措施‌:

  2. 盐冻环境(如除冰盐道路)

    • 采用不锈钢约束结构(如316L不锈钢套筒)或环氧涂层钢套筒,涂层厚度≥150μm;

    • 混凝土中掺入10%-15%的粉煤灰或矿渣,降低氯离子渗透系数;

    • 约束结构间距≤200mm,抑制盐冻引起的微裂缝扩展。

    • 设计重点‌:减少氯离子渗透通道,延缓钢筋锈蚀。

    • 措施‌:

  3. 海水环境(如海洋平台)

    • 采用钛合金或超级双相不锈钢约束结构,耐腐蚀性优于普通不锈钢;

    • 混凝土中掺入硅灰(5%-10%)和阻锈剂,降低硫酸盐结晶膨胀压力;

    • 约束结构间距≤150mm,提高密实性,减少侵蚀介质渗透。

    • 设计重点‌:抵抗冻融+氯离子+硫酸盐复合侵蚀。

    • 措施‌:

三、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 空隙率控制

    • 压型钢板与混凝土界面‌:采用密封胶或泡沫条填充空隙,空隙率≤5%,避免约束失效;

    • 钢套筒与混凝土间隙‌:灌注高强灌浆料,间隙填充率≥95%,确保约束刚度。

  2. 振捣密实度

    • 设备选择‌:约束区域采用插入式振捣器(直径≤50mm)配合附着式振捣器,确保混凝土密实度≥95%;

    • 振捣时间‌:每点振捣时间≥15s,避免过振导致约束结构位移。

  3. 养护制度

    • 蒸汽养护‌:适用于冬季施工,升温速率≤15℃/h,恒温温度≤60℃,养护时间≥48h;

    • 覆盖养护‌:采用土工布或塑料薄膜覆盖,保持混凝土表面湿度≥90%,养护时间≥14d(淡水环境)或28d(海水环境)。

四、设计验证与调整

  1. 抗冻性试验验证

    • 淡水环境:300次冻融循环后质量损失率≤5%,动弹性模量保持率≥80%;

    • 盐冻环境:150次冻融循环后质量损失率≤3%,钢筋锈蚀率≤10%。

    • 试验方法‌:按《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2)进行快冻法试验,记录质量损失率和动弹性模量;

    • 合格标准‌:

  2. 动态调整机制

    • 若监测到约束应力超过设计值,增加约束结构层数或减小间距;

    • 若混凝土密实度不足,优化配合比或增加振捣时间。

    • 监测反馈‌:在结构关键部位埋设温度传感器和应变计,实时监测冻融循环下的应力变化;

    • 调整策略‌:

五、典型设计案例参考

案例1:北方地区桥梁墩柱设计

  • 环境条件‌:冬季-30℃,年冻融循环200次,淡水环境;

  • 约束方案‌:

    • 采用Q345钢套筒约束,壁厚8mm,间距200mm;

    • 混凝土强度等级C45,掺入10%粉煤灰;

  • 抗冻性提升效果‌:

    • 300次冻融循环后动弹性模量保持率92%(无约束时68%);

    • 表层剥落量0.8kg/m²(无约束时4.2kg/m²)。

案例2:除冰盐道路桥面设计

  • 环境条件‌:年冻融循环150次,氯离子浓度0.8%;

  • 约束方案‌:

    • 采用0.8mm厚镀铝锌压型钢板,波峰间距254mm;

    • 混凝土强度等级C50,掺入12%矿渣和0.3%阻锈剂;

  • 抗冻性提升效果‌:

    • 200次盐冻循环后钢筋锈蚀率6%(无约束时32%);

    • 裂缝宽度≤0.15mm(无约束时≥0.5mm)。

结论

设计约束增强混凝土抗冻性时,需根据环境类型选择约束结构类型与参数,通过刚度匹配、环境适应性设计和施工质量控制实现抗冻性提升。设计过程中应结合试验验证与动态监测,确保结构在冻融循环下的长期耐久性。这一设计方法是寒冷地区混凝土结构抗冻设计的核心策略之一。



企业概况 公司新闻 案例展示 区域公司 产业投资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