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过程中防止混凝土泌水,可从运输设备、运输时间与路线、运输前混凝土状态调整以及运输中搅拌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以下是详细介绍:
运输设备选择与维护
选择合适运输设备
优先选用带有自动搅拌装置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这种运输车在运输途中能持续对混凝土进行搅拌,使混凝土中的各种成分均匀分布,避免因长时间静止导致骨料下沉、水分上浮而出现泌水现象。例如,在大型建筑工地向远处输送混凝土时,搅拌运输车可有效保证混凝土质量。
确保运输设备密封性良好。若运输设备密封不严,在运输过程中可能会有雨水渗入或混凝土水分蒸发,改变混凝土的水胶比,进而引发泌水。运输前要仔细检查设备的密封部件,如车门密封条、搅拌罐密封盖等,如有损坏及时更换。
设备维护与清洁
运输时间与路线规划
控制运输时间
尽量缩短混凝土的运输时间,因为运输时间过长,混凝土在重力作用下,骨料会逐渐下沉,水分会向上聚集,从而导致泌水。一般来说,混凝土从搅拌站到施工现场的运输时间不宜超过90分钟。如果遇到交通拥堵等特殊情况,要及时与施工现场沟通,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调整施工计划或添加缓凝剂等。
根据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合理安排运输时间。不同类型的混凝土初凝时间不同,在运输过程中要确保混凝土在初凝前到达施工现场并进行浇筑。例如,对于一些快速硬化的混凝土,运输时间更要严格控制。
合理规划运输路线
运输前混凝土状态调整
优化配合比
调整混凝土的水胶比,适当降低用水量。水胶比过大是导致混凝土泌水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保证混凝土工作性和强度的前提下,通过试验确定合理的水胶比。例如,将水胶比从0.5降低到0.45,可有效减少泌水现象。
选择合适的骨料级配,增加骨料的比表面积。良好的骨料级配可以使骨料之间的空隙率减小,水泥浆能更好地包裹骨料,减少水分的析出。可以采用连续级配的石子,并适当增加细砂的用量。
添加适量的外加剂,如减水剂、引气剂等。减水剂可以减少混凝土的用水量,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同时降低泌水的可能性;引气剂可以在混凝土中引入大量均匀分布的微小气泡,这些气泡可以起到缓冲作用,阻止水分上浮,减少泌水。
控制混凝土坍落度
运输中搅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