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公司新闻 > 行业新闻

联系我们

中茂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手机: 18721989668

电话: 18721989668

地址: 上海市杨浦区绿地汇创国际广场(华东总部)
郑州市二七区大学南路绿地滨湖(华中总部)

邮箱: chinazdi@126.com

行业新闻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公司新闻 > 行业新闻
影响浇筑速度的因素还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5-09-18 12:03:08| 浏览次数:

影响混凝土浇筑速度的因素除之前提及的混凝土工作性、模板支撑强度、振捣设备效率、环境条件及结构类型外,还包括以下关键因素:

一、混凝土供应连续性

  1. 搅拌站产能匹配

    • 问题‌:搅拌站单小时产量<现场需求量时,会导致浇筑中断。

    • 案例‌:某桥梁工程,搅拌站设计产能40m³/h,但现场浇筑速度达50m³/h,导致每小时中断10分钟,最终形成3处冷缝。

    • 解决方案‌:选用产能≥1.2倍现场需求的搅拌站,或设置备用搅拌机。

  2. 运输车辆调度

    • 运输时间:从搅拌站到现场的时间(建议≤1.5小时)。

    • 车辆数量:N=T浇筑T循环×1.2N=T循环T浇筑×1.2(T循环T循环为单趟运输+卸料时间)。

    • 关键参数‌:

    • 案例‌:某住宅楼工程,浇筑速度30m³/h,运输距离15km,单趟时间1小时,需配置308×1.25830×1.25辆罐车(8m³/车)。

  3. 现场卸料效率

    • 提前规划泵车位置,减少布管距离(建议≤50m)。

    • 采用“一车一泵”模式,避免罐车排队。

    • 瓶颈点‌:泵车布管时间、罐车等待时间。

    • 优化措施‌:

二、施工组织与协调

  1. 人员分工合理性

    • 指挥员:统筹浇筑顺序、振捣区域划分。

    • 振捣工:按分区负责振捣,避免漏振或过振。

    • 模板工:实时检查模板变形、漏浆情况。

    • 关键岗位‌:

    • 案例‌:某地下车库工程,因振捣工与模板工沟通不畅,导致2处模板涨模,浇筑中断30分钟。

  2. 多工序交叉作业

    • 实行“三检制”(自检、互检、专检),确保前道工序验收合格后再浇筑。

    • 对预埋件区域采用“分区浇筑、重点振捣”策略。

    • 冲突场景‌:钢筋绑扎未完成即开始浇筑,或预埋件安装与浇筑同步进行。

    • 解决方案‌:

  3. 应急预案准备

    • 备用发电机(功率≥现场总负荷的30%)。

    • 防雨棚(覆盖面积≥浇筑面50%)。

    • 快速维修团队(响应时间≤30分钟)。

    • 常见风险‌:设备故障、停电、暴雨。

    • 应对措施‌:

三、混凝土性能动态调整

  1. 坍落度损失补偿

    • 现场添加减水剂(用量≤胶材用量的1%)。

    • 搅拌车高速旋转2分钟(转速≥6r/min)恢复流动性。

    • 原因‌:运输过程水分蒸发、外加剂失效。

    • 调整方法‌:

    • 案例‌:某夏季工程,混凝土出厂坍落度180mm,到场后降至140mm,通过添加0.8%聚羧酸减水剂,恢复至160mm。

  2. 温度控制需求

    • 混凝土入模温度≥5℃(采用热水搅拌、加热骨料)。

    • 浇筑后覆盖保温被(导热系数≤0.05W/(m·K))。

    • 浇筑时间调整至早晚(环境温度≤30℃)。

    • 混凝土入模温度≤35℃(采用冰屑、液氮降温)。

    • 高温施工‌:

    • 低温施工‌:

    • 案例‌:某冬季工程,通过加热骨料使混凝土入模温度达8℃,浇筑速度从5m³/h提升至8m³/h,7天强度达15MPa(设计值12MPa)。

四、特殊结构施工限制

  1. 超高层泵送

    • LL:泵管长度(m)。

    • VV:混凝土流速(m/s,建议≤1.5m/s)。

    • DD:泵管内径(mm)。

    • 压力损失计算‌:
      ΔP=0.09×L×V2D5ΔP=0.09×L×D5V2

    • 案例‌:某600m超高层,泵管长度500m,采用125mm泵管,计算压力损失达18MPa,需选用高压泵车(额定压力35MPa)。

  2. 大体积混凝土

    • 分层浇筑(每层厚度≤1.5m)。

    • 埋设冷却水管(间距1.0m,流量≥0.5m³/h)。

    • 混凝土内部温度与表面温度差≤25℃。

    • 降温速率≤2℃/d。

    • 温控要求‌:

    • 施工策略‌:

    • 案例‌:某大坝工程,通过分层浇筑+冷却水管,将最高温升从50℃降至35℃,避免开裂。

  3. 狭窄空间施工

    • 振捣棒无法插入时,需改用外部振捣或自密实混凝土。

    • 模板加固难度大,需降低单次浇筑高度(≤0.8m)。

    • 操作限制‌:

    • 案例‌:某地铁隧道二次衬砌,采用C40自密实混凝土,坍落度240mm,浇筑速度3m³/h(单环长度12m,厚度0.5m)。

五、质量验收标准影响

  1. 试块制作频率

    • 规范要求‌:每100m³混凝土制作1组标养试块、1组同条件试块。

    • 施工影响‌:试块制作时间过长会导致浇筑中断。

    • 优化措施‌:提前准备试模,采用快速成型技术(如振动台加速密实)。

  2. 表面平整度要求

    • 浇筑后及时刮平(初凝前完成)。

    • 二次抹压(终凝前进行)。

    • 楼板工程‌:表面平整度偏差≤5mm(2m靠尺检查)。

    • 施工控制‌:

    • 案例‌:某厂房工程,因未进行二次抹压,导致楼板表面开裂率增加30%。

  3. 预埋件精度

    • 浇筑前复核预埋件位置。

    • 浇筑时避免直接冲击预埋件。

    • 允许偏差‌:预埋件中心线位置偏差≤5mm。

    • 施工要点‌:

    • 案例‌:某设备基础工程,因浇筑时冲击预埋螺栓,导致2处螺栓偏位超标,需返工处理。

六、技术经济性平衡

  1. 成本与速度关系

    • 泵送费用‌:泵送高度每增加100m,费用增加15-20元/m³。

    • 模板周转‌:加快浇筑速度可减少模板占用时间,但需确保模板强度足够。

    • 案例‌:某住宅工程,通过优化泵送方案,将单层浇筑时间从3天缩短至2天,模板周转率提高50%,综合成本降低8%。

  2. 工期与质量权衡

    • 快速施工风险‌:浇筑速度过快可能导致振捣不密实、冷缝等缺陷。

    • 案例‌:某抢工工程,浇筑速度从15m³/h提升至25m³/h,但因振捣不足,导致3处蜂窝麻面,返工费用达5万元。

总结:浇筑速度优化建议

  1. 前期策划‌:根据结构类型、环境条件制定浇筑速度上限(如基础工程≤20m³/h,楼板≤30m³/h)。

  2. 动态调整‌:实时监测混凝土坍落度、模板变形情况,必要时降低速度。

  3. 技术保障‌:优先采用泵送工艺、自密实混凝土等高效技术。

  4. 管理强化‌:落实“三检制”、应急预案,确保多工序协同。

通过系统控制上述因素,可实现浇筑速度与工程质量的双重提升。



企业概况 公司新闻 案例展示 区域公司 产业投资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