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公司新闻 > 行业新闻

联系我们

中茂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手机: 18721989668

电话: 18721989668

地址: 上海市杨浦区绿地汇创国际广场(华东总部)
郑州市二七区大学南路绿地滨湖(华中总部)

邮箱: chinazdi@126.com

行业新闻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公司新闻 > 行业新闻
如何评估混凝土碳化的长期影响?
发布时间:2025-10-21 09:10:25| 浏览次数:

评估混凝土碳化的长期影响需结合‌性能退化预测‌、‌结构安全校核‌及‌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以下为具体评估框架与实操方法:

一、性能退化预测模型

  1. 碳化深度-时间关系模型

    • 经典公式‌:
      xc=ktxc=kt


  • 其中,xcxc为碳化深度(mm),tt为时间(年),kk为碳化系数(mm/√年),与混凝土强度、环境条件相关。

  • 参数确定‌:

    • 实验室加速试验‌:在CO₂浓度5%、湿度60%条件下测试不同配合比混凝土的kk值;

    • 现场修正‌:根据实际环境(如沿海高湿、工业区高CO₂)调整kk值,修正系数ββ取值范围0.8~1.5。

  • 案例‌:C30混凝土在标准环境(CO₂ 0.03%、湿度60%)下k=2.5k=2.5,50年碳化深度xc=2.55017.7xc=2.550


      • 17.7mm;若处于工业区(CO₂ 0.1%),β=1.2β=1.2,则xc=21.2xc=21.2mm。

    1. 钢筋锈蚀发展模型

      • 脱钝时间预测‌:
        当碳化前沿突破钢筋保护层(xccxcc,cc为保护层厚度)时,钢筋开始脱钝。
        脱钝时间tdepassivationtdepassivation可通过反推碳化模型计算:
        tdepassivation=(ck)2tdepassivation=(kc)2

      • 锈蚀速率预测‌:
        采用Faraday定律计算钢筋质量损失率:
        dmdt=MicorrAnFdtdm=n⋅FM⋅icorr⋅A
        其中,MM为铁摩尔质量(55.85g/mol),icorricorr为腐蚀电流密度(μA/cm²),AA为钢筋表面积,nn为电子转移数(2),FF为法拉第常数(96485C/mol)。

      • 案例‌:保护层厚度25mm的C30混凝土,若k=2.5k=2.5,则脱钝时间tdepassivation=(25/2.5)2=100tdepassivation=(25/2.5)2=100年;但实际环境中kk可能增大,需预留安全系数。

    二、结构安全校核方法

    1.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校核

      • 步骤‌:

      • 案例‌:某梁原配Φ16钢筋(面积201mm²),锈蚀10年后剩余面积181mm²;若原设计承载力Ru=150Ru=150kN,锈蚀后Ru=135Ru=135kN,当作用效应S=100S=100kN时,γ=1.35γ=1.35,1351.35×1001351.35×100,结构仍安全。

      1. 根据锈蚀钢筋的截面积损失率ηη(如η=10%η=10%时,钢筋直径减少约5%),计算剩余承载力RuRu

      2. 对比作用效应SS(如弯矩、剪力),若RuγSRuγSγγ为分项系数,取1.2~1.4),则结构安全。

    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校核

      • 裂缝宽度控制‌:
        锈蚀导致钢筋与混凝土粘结力下降,裂缝宽度可能超限。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环境类别二b(沿海)下,最大裂缝宽度限值0.2mm。

      • 刚度退化评估‌:
        锈蚀钢筋的弹性模量降低(如锈蚀10%时,弹性模量减少约5%),导致结构挠度增大。需通过有限元分析计算长期挠度,与限值(如L/250L/250,LL为跨度)对比。

    三、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

    1. 维修成本预测

      • 碳化深度<保护层厚度‌:仅需表面涂层维护,每10年成本约50元/m²;

      • 碳化深度≥保护层厚度‌:需凿除碳化层+涂刷阻锈剂+高强砂浆修补,单次成本约200元/m²;

      • 钢筋锈蚀严重‌:需粘钢加固或置换混凝土,成本达500元/m²以上。

      • 案例‌:某1000m²厂房,若50年不维修,碳化导致钢筋锈蚀后加固成本约50万元;若每20年维修一次,总成本约30万元(节省40%)。

    2. 寿命周期成本(LCC)优化

      • 目标‌:在初始投资、维修成本、失效损失间平衡,选择总成本最低的方案。

      • 方法‌:

      • 案例‌:某桥梁工程,保护层厚度从15mm增至20mm,初始成本增加10%,但维修周期从15年延长至25年,LCC降低15%。

      1. 计算不同保护层厚度(如15mm、20mm、25mm)下的初始成本与维修成本;

      2. 结合碳化模型预测失效时间,计算失效损失(如停产损失、安全风险成本);

      3. 绘制LCC曲线,选择最小值对应的保护层厚度。

    四、长期监测与数据修正

    1. 现场监测技术

      • 碳化深度监测‌:每5年采用酚酞酒精溶液喷涂法检测,重点监测角部、施工缝等薄弱部位;

      • 钢筋锈蚀监测‌:采用半电池电位法(电位<-350mV时锈蚀概率>90%)或线性极化电阻法(Rp<5Rp<5kΩ·cm²时锈蚀活跃);

      • 环境参数监测‌:安装温湿度传感器、CO₂浓度仪,实时反馈环境数据至模型。

    2. 模型动态修正

      • 贝叶斯更新‌:将现场监测数据作为先验信息,更新碳化系数kk的后验分布;

      • 机器学习修正‌:基于大量工程数据训练神经网络,预测不同环境、配合比下的碳化深度。

      • 案例‌:某工程初始预测50年碳化深度20mm,但10年监测显示实际碳化深度12mm,通过贝叶斯更新将kk值从2.5调整为2.0,重新预测50年碳化深度14mm,验证原设计安全。

    五、典型工程案例

    某沿海核电站安全壳‌:

    1. 设计要求‌:设计使用年限100年,碳化深度不得突破50mm保护层;

    2. 评估方法‌:

      • 材料优化:采用C50混凝土+30%硅灰,水胶比0.30,实验室测得k=1.8k=1.8;

      • 环境修正:沿海高湿(湿度80%)、高盐雾,β=1.3β=1.3,修正后k=2.34k=2.34;

      • 模型预测:100年碳化深度xc=2.34100=23.4xc=2.34100


    • =23.4mm<50mm,满足要求;

  • 长期验证‌:运营20年后检测碳化深度4.8mm,与模型预测值(xc=2.342010.5xc=2.3420

    1. 10.5mm)存在偏差,进一步分析发现表面涂层脱落导致局部加速碳化,后续加强涂层维护。

    通过上述评估体系,可量化混凝土碳化的长期影响。例如,某高层建筑采用C40混凝土+25mm保护层+硅烷浸渍,预测50年碳化深度18mm<25mm,结构安全储备充足;若保护层减至15mm,则50年碳化深度28mm>15mm,需提前15年维修,成本增加3倍。因此,评估需结合材料、环境、维护策略综合决策。



企业概况 公司新闻 案例展示 区域公司 产业投资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