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公司新闻 > 行业新闻

联系我们

中茂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手机: 18721989668

电话: 18721989668

地址: 上海市杨浦区绿地汇创国际广场(华东总部)
郑州市二七区大学南路绿地滨湖(华中总部)

邮箱: chinazdi@126.com

行业新闻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公司新闻 > 行业新闻
低水胶比混凝土在地铁隧道中如何实施?
发布时间:2025-10-23 10:29:55| 浏览次数:

低水胶比混凝土在地铁隧道中的实施需构建涵盖材料选择、工艺控制、质量监测的全流程管理体系。以下从实施准备、核心工艺、质量保障三方面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一、实施前准备

  1. 材料性能验证

    • 胶凝材料相容性‌:通过净浆流动度试验(标准:初始流动度≥250mm,30min损失≤15%)筛选适配的减水剂-水泥体系

    • 骨料级配优化‌:采用全级配试验(颗粒分布曲线接近Fuller曲线),确保空隙率≤38%

    • 外加剂适配性‌:进行减水剂-缓凝剂-膨胀剂三元复合试验,确定最佳掺量组合(示例:聚羧酸减水剂1.2%+葡萄糖酸钠0.04%+HCSA膨胀剂8%)

  2. 设备选型与校准

    • 搅拌设备‌:选用双轴强制式搅拌机(容量≥1.5m³),确保搅拌时间≥90s

    • 输送设备‌:采用高压混凝土泵(出口压力≥15MPa),配备耐磨输送管(内径≥150mm)

    • 振捣设备‌:配置高频插入式振捣器(频率≥15000次/分钟)与附着式振捣器(功率≥1.5kW)

  3. 环境模拟试验

    • 温度适应性‌:在5℃、20℃、35℃三种温度下进行混凝土工作性试验,确定温度控制阈值

    • 湿度影响‌:模拟隧道内相对湿度60%-90%环境,测试混凝土失水速率(标准:1h失水率≤1.5%)

二、核心实施工艺

  1. 精准计量系统

    • 胶凝材料:单独计量仓(误差≤1%)

    • 外加剂:溶液计量罐(误差≤0.5%)

    • 采用电子计量秤(精度±0.5%),设置双级计量:

    • 实施动态校准:每批次生产前进行空载校准,每50m³混凝土进行一次动态校准

  2. 智能搅拌控制

    • 转速:低速(10r/min)→高速(25r/min)→低速(10r/min)

    • 温度控制:搅拌机内壁设置循环冷却水路,确保出机温度≤25℃

    • 投料顺序‌:骨料→水泥→掺合料(干拌30s)→外加剂溶液(湿拌60s)→水(湿拌90s)

    • 搅拌参数‌:

  3. 运输过程管理

    • 最大运输时间:夏季≤1.5h,冬季≤2.0h

    • 等待时间:超过30min需启动二次搅拌程序

    • 车辆配置‌:采用带自动搅拌功能的罐车(转速3-6r/min),配备GPS定位与温度传感器

    • 时间控制‌:

    • 应急措施‌:随车配备备用减水剂(掺量0.3%)与水泥浆(水灰比0.5)

  4. 浇筑工艺优化

    • 钢筋密集区:采用φ30mm振捣棒配合人工插捣

    • 施工缝:涂刷界面剂(粘结强度≥2.5MPa)后浇筑

    • 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通常400-500mm)

    • 附着式振捣器:布置间距≤3m,振动频率与混凝土流动性匹配

    • 衬砌结构:每层厚度≤300mm,间隔时间≤初凝时间的1/3

    • 仰拱浇筑:采用斜向分层法(坡度1:6),每层推进长度≤5m

    • 分层浇筑‌:

    • 振捣控制‌:

    • 特殊部位处理‌:

  5. 智能养护系统

    • 应变监测:采用振弦式应变计(量程±3000με,精度±1με)

    • 湿度监测:电容式湿度传感器(量程0-100%RH,精度±2%RH)

    • 保湿养护:覆盖聚乙烯薄膜(透湿率≤5g/m²·24h)

    • 温控养护:埋设光纤温度传感器(监测深度0.25倍结构厚度)

    • 带模养护:采用智能温控模板(温度传感器间距≤2m,温差控制≤5℃)

    • 喷淋养护:自动喷淋装置(喷水压力0.3-0.5MPa,喷头间距1.5m×1.5m)

    • 早期养护‌:

    • 中期养护‌:

    • 长期监测‌:

三、质量保障体系

  1. 过程控制指标

    阶段

    关键参数

    控制标准

    检测频率





    搅拌阶段

    出机坍落度

    180±20mm

    每盘


    扩展度

    450±50mm

    每盘

    运输阶段

    入模温度

    5-30℃

    每车


    坍落度损失

    120min损失≤15%

    每2车

    浇筑阶段

    振捣密实度

    孔隙率≤8%

    每工作班


    浇筑高度

    允许偏差±10mm

    每5m

    养护阶段

    表面湿度

    ≥90%

    实时监测


    内部温度

    日温差≤15℃

    每4h

  2. 缺陷预防措施

    • 现场检测:取样检测分层度(标准≤20mm)

    • 应急方案:倒置搅拌罐重新搅拌(时间≥3min)

    • 覆盖塑料膜时间:终凝后≤2h

    • 切缝时间:根据混凝土强度发展曲线确定(通常3-5d)

    • 泵送前润滑管道(水泥砂浆用量≥0.5m³)

    • 管道布置:水平段≤15m,垂直段≤10m,弯管半径≥1m

    • 堵管预防‌:

    • 塑性裂缝控制‌:

    • 离析处理‌:

  3. 数字化管理平台

    • 实时显示混凝土状态参数(位置、温度、坍落度)

    • 自动生成施工日志与质量报告

    • 预警功能:当参数超出阈值时自动推送警报

    • 集成BIM模型、物联网传感器、移动终端,实现:

    • 典型应用:某工程通过平台管理,将质量事故发生率降低60%

四、典型工程实施案例

某城市地铁深基坑工程实施要点

  1. 配合比设计‌:

    • 水泥:P·Ⅱ52.5级,400kg/m³

    • 掺合料:硅灰60kg/m³+粉煤灰60kg/m³

    • 外加剂:聚羧酸减水剂1.2%+缓凝剂0.04%

    • 水胶比:0.32

  2. 施工控制‌:

    • 搅拌时间:干拌30s+湿拌90s

    • 运输时间:夏季1.2h(配备冰袋降温)

    • 浇筑工艺:分层厚度250mm,采用"斜面分层+二次振捣"

  3. 养护制度‌:

    • 带模养护:7d(模板内设置循环冷却水管)

    • 保湿养护:28d(自动喷淋系统+土工布覆盖)

    • 温控养护:埋设温度传感器,最高温度控制在65℃以内

  4. 实施效果‌:

    • 28天强度:68MPa

    • 氯离子渗透性:电通量820C

    • 碳化深度:28天仅0.6mm

    • 运营3年无渗漏,钢筋锈蚀率<0.3%

通过系统化实施低水胶比混凝土技术,地铁隧道工程可实现



企业概况 公司新闻 案例展示 区域公司 产业投资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