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公司新闻 > 行业新闻

联系我们

中茂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手机: 18721989668

电话: 18721989668

地址: 上海市杨浦区绿地汇创国际广场(华东总部)
郑州市二七区大学南路绿地滨湖(华中总部)

邮箱: chinazdi@126.com

行业新闻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公司新闻 > 行业新闻
隧道施工中如何确保外加剂的安全使用?
发布时间:2025-10-24 09:45:44| 浏览次数:

在隧道施工中确保外加剂的安全使用,需从‌材料检验、存储管理、配比控制、施工操作、人员防护、应急处理‌六个环节构建安全管控体系,结合隧道封闭空间、高湿度、温差大等特殊环境制定针对性措施。以下是具体实施方案:

一、材料检验:严把质量安全关

  1. 供应商资质审查

    • 核查生产许可证、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 要求提供近三年第三方检测报告(含氯离子、碱含量、重金属等指标)

    • 典型案例:某隧道工程因使用未检测的速凝剂,导致混凝土28天强度不足设计值70%

  2. 进场验收标准

    • 外观检查‌:液体外加剂无沉淀、结块,粉状外加剂无受潮结块

    • 技术指标‌:

      外加剂类型

      关键检测项

      合格标准




      减水剂

      减水率

      ≥25%

      膨胀剂

      限制膨胀率

      ≥2.5×10⁻⁴

      速凝剂

      初凝时间

      ≤5min

    • 取样规则‌:每50t为一批,不足50t按一批计,随机取样3kg

  3. 相容性试验

    • 试验内容:与水泥、掺合料的流动度比(≥95%)、凝结时间差(±90min)

    • 试验方法:按GB/T 50080-2016《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执行

    • 不合格处理:立即退场并追溯同批次材料使用情况

二、存储管理:防止性能劣化

  1. 专用仓库建设

    • 分区存放‌:液体区(防渗漏地坪)、粉料区(防潮架空层)

    • 环境控制‌:温度5-35℃,湿度≤70%,配备除湿机及温湿度记录仪

    • 典型配置‌:某跨海隧道项目设置双层密封仓库,配备自动灭火系统

  2. 容器与标识管理

    • 液体容器‌:采用耐腐蚀塑料桶,标注名称、批次、生产日期、有效期

    • 粉料容器‌:使用镀锌钢板仓,设置料位计及防结块振动装置

    • 标识要求‌:符合GB 15258-2009《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

  3. 有效期控制

    • 保质期‌:减水剂6个月,膨胀剂3个月,速凝剂1个月

    • 先进先出‌:建立库存台账,临近保质期30天前优先使用

    • 过期处理‌: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无害化处理

三、配比控制:精准计量保障性能

  1. 计量设备校准

    • 电子秤‌:每季度校准一次,精度±0.1%

    • 流量计‌:每月用标准溶液校验,误差≤1%

    • 典型案例‌:某隧道工程因流量计偏差导致膨胀剂超掺,引发结构开裂

  2. 动态调整机制

    • 水泥比表面积变化±50m²/kg时,重新进行相容性试验

    • 骨料含泥量每增加1%,减水剂掺量增加0.05%

    • 温度>30℃时,缓凝剂掺量增加0.02%

    • 湿度>85%时,减水剂掺量减少0.1%

    • 环境补偿‌:

    • 原材料波动补偿‌:

  3. 配合比验证

    • 试验频次‌:每200m³混凝土或每班次至少1次

    • 验证指标‌:坍落度(±20mm)、扩展度(±30mm)、含气量(±1%)

    • 不合格处理‌:立即调整配比并追溯已浇筑部位

四、施工操作:规范使用防事故

  1. 投料顺序控制

    • 液体外加剂‌:在搅拌机加水后30s内投入

    • 粉状外加剂‌:与水泥、掺合料同步投入

    • 典型错误‌:某工程将速凝剂与水混合后存放,导致有效成分分解

  2. 搅拌时间控制

    • 基础时间‌:干拌30s+湿拌60s

    • 外加剂调整‌:掺膨胀剂时延长30s,掺纤维时延长60s

    • 均匀性检测‌:每班次取样检测氯离子含量(偏差≤0.01%)

  3. 设备清洗管理

    • 液体系统:用清水循环冲洗10min

    • 粉料系统:用压缩空气吹扫后人工清理

    • 清洗时机‌:每车混凝土浇筑后、交接班前、停机超过2h

    • 清洗方法‌:

    • 残留控制‌:清洗水pH值需恢复至6-8

五、人员防护:降低职业健康风险

  1. 个体防护装备

    • 粉状外加剂操作区配备防尘口罩(过滤效率≥95%)

    • 液体外加剂泄漏处理区配备防化服

    • 基础防护‌:防毒面具(滤毒盒类型符合外加剂成分)、耐酸碱手套、防护眼镜

    • 特殊防护‌:

    • 典型案例‌:某隧道工程因未配备防毒面具,导致3名工人出现呼吸道刺激症状

  2. 操作培训制度

    • 外加剂性质及危害(重点讲解亚硝酸钙的致癌性)

    • 应急处理流程(泄漏、误食、皮肤接触处置方法)

    • 培训内容‌:

    • 考核标准‌:理论考试80分合格,实操演示100%正确

    • 再培训周期‌:每半年1次,新工艺/新材料投入使用时立即培训

  3. 健康监测

    • 体检项目‌:血常规、肝功能、肺功能(每年1次)

    • 重点人群‌:接触阻锈剂人员增加甲状腺B超检查

    • 异常处理‌:发现职业禁忌症人员立即调离岗位

六、应急处理:快速响应控风险

  1. 泄漏处置方案

    • 机械收集:使用防爆吸尘器

    • 湿法处理:喷洒水雾抑制扬尘后清理

    • 小面积:用砂土或蛭石吸附后收集

    • 大面积:构筑围堤,用防爆泵转移至专用容器

    • 液体泄漏‌:

    • 粉料泄漏‌:

    • 典型案例‌:某隧道工程成功处置50kg速凝剂泄漏,未造成环境污染

  2. 人员急救措施

    • 皮肤接触‌: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15min,就医

    •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生理盐水冲洗10min,就医

    • 误食‌:饮足量温水催吐,立即送医(携带产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3. 环境恢复标准

    • 空气质量‌:泄漏区域VOCs浓度≤0.6mg/m³(参照GBZ 2.1-2019)

    • 土壤检测‌:重金属含量不超过《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限值

    • 废水处理‌:pH值6-9,COD≤100mg/L后方可排放

七、数字化管理提升安全水平

  1. 智能监控系统

    • 存储环节‌:安装温湿度传感器、液位报警装置

    • 使用环节‌:在搅拌站安装外加剂自动投料系统,误差控制在±0.5%

    • 典型应用‌:某地铁工程通过物联网平台实现外加剂使用全程追溯

  2. 大数据分析

    • 配比优化‌:建立历史数据模型,预测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最佳掺量

    • 风险预警‌:当连续3组试验数据偏离控制限时,自动触发配比调整流程

    • 案例库建设‌:积累200+工程案例,为新项目提供安全使用参考

通过系统化实施上述措施,隧道工程外加剂使用安全事故率可降低80%以上,职业病发生率控制在0.5‰以下。实际应用中需结合工程特点制定专项方案,并定期进行安全审计与持续改进。



企业概况 公司新闻 案例展示 区域公司 产业投资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