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公司新闻 > 行业新闻

联系我们

中茂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手机: 18721989668

电话: 18721989668

地址: 上海市杨浦区绿地汇创国际广场(华东总部)
郑州市二七区大学南路绿地滨湖(华中总部)

邮箱: chinazdi@126.com

行业新闻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公司新闻 > 行业新闻
应急处理中如何快速准确测温?
发布时间:2025-10-24 14:22:20| 浏览次数:

在温控设备故障的应急处理中,‌快速且准确的测温‌是控制混凝土温度变化、防止开裂的核心环节。以下是分场景的测温方案及操作要点,结合设备替代、人工监测和数字化辅助手段实现高效测温:

一、高温环境(>30℃)测温方案

目标‌:每30分钟获取表面、中心、底面温度,防止温差>25℃导致开裂。

1. 快速测温工具组合

工具类型

型号/参数

精度

适用场景

备注






手持红外测温仪

测温范围-50℃~500℃,D=12:1

±1℃

表面温度(50mm深度内)

需清除表面浮浆

探针式温度计

测温范围-50℃~300℃,响应时间3s

±0.5℃

中心/底面温度(插入式)

插入深度≥150mm

热电偶+便携仪

K型热电偶,显示分辨率0.1℃

±0.3℃

长期监测(需预埋)

故障时作为备用

2. 操作流程

  1. 表面测温‌:

    • 用红外测温仪垂直对准混凝土表面,距离≤30cm,连续测量3次取平均值。

    • 典型错误‌:阳光直射或浮浆未清理会导致数据偏差>5℃,需用遮阳板遮挡并刮除浮浆。

  2. 中心/底面测温‌:

    • 在预埋测温管(Φ20mm钢管)中插入探针式温度计,待读数稳定后记录。

    • 应急技巧‌:若无预埋管,可用钻孔机(Φ16mm)开孔,插入后用快凝水泥封堵孔口。

  3. 数据记录‌:

    • 使用预制表格记录时间、位置、温度值,并标注异常点(如温差>20℃)。

    • 示例记录‌:

      时间

      表面温度

      中心温度

      底面温度

      温差(表面-中心)






      14:30

      42℃

      65℃

      40℃

      23℃(预警)

二、低温环境(<5℃)测温方案

目标‌:每2小时监测表面与环境温差,防止冻害(温差>20℃时需加强保温)。

1. 测温工具优化

  • 低温专用探头‌:选择-50℃~150℃量程的PT100传感器,避免普通探头在低温下失效。

  • 无线传输模块‌:将热电偶连接至便携式接收器,实时显示温度曲线(如Fluke 289)。

  • 红外热像仪‌:快速扫描大面积表面温度分布,识别局部低温区(精度±2℃)。

2. 关键操作

  1. 表面温度监测‌:

    • 用红外热像仪扫描混凝土表面,标记温度<5℃的区域,立即覆盖电热毯。

    • 案例‌:某隧道工程通过热像仪发现边角部位温度仅3℃,及时加盖保温层后未发生冻胀。

  2. 环境温度对比‌:

    • 在混凝土旁放置标准温度计(水银或酒精式),同步记录环境温度。

    • 计算温差‌:表面温度-环境温度>15℃时,需增加一层岩棉被。

三、无电子设备时的应急测温

场景‌:传感器完全失效且无备用仪器时,采用‌物理指示法‌辅助判断。

1. 化学温度贴片

  • 原理‌:贴片内化学物质在特定温度下变色(如30℃变红、50℃变黑)。

  • 使用方法‌:

    1. 将贴片粘贴在混凝土表面和预埋木块上(木块中心代表内部温度)。

    2. 每2小时检查颜色变化,对应温度值。

  • 局限性‌:仅能显示是否达到阈值温度,无法获取精确值。

2. 手感估测(辅助)

  • 表面温度‌:

    • 温热但无灼伤感:约35~40℃

    • 明显发热:>50℃

  • 内部温度‌:通过木块传导判断,需结合经验(误差可能>10℃)。

四、测温质量控制要点

  1. 工具校准‌:

    • 红外测温仪每日使用前用标准黑体源校准(误差>1℃时禁用)。

    • 探针式温度计插入冰水混合物(0℃)和沸水(100℃)验证。

  2. 位置一致性‌:

    • 每次测温在固定点(如表面中心、测温管口)进行,避免随机取点导致数据波动。

  3. 人员培训‌:

    • 操作人员需掌握“三秒稳定读数法”(插入探针后等待3秒再记录)。

    • 模拟训练‌:用混凝土试块练习测温,确保1分钟内完成3个位置测量。

五、典型工程案例

案例背景‌:某水电站大坝浇筑时冷却系统故障,表面温度升至48℃,中心温度达67℃。
应急测温方案‌:

  1. 每15分钟用红外测温仪监测表面,探针式温度计监测中心和底面。

  2. 发现温差22℃(接近预警值25℃)时,立即增加喷淋频率至每20分钟1次。

  3. 通过热像仪定位高温区(占表面20%),对该区域重点降温。
    结果‌:48小时内将温差控制在23℃以内,未出现温度裂缝,28天强度达标率100%。

六、测温工具清单(应急储备)

工具名称

数量

存放位置

校验周期





手持红外测温仪

2台

材料库工具柜

每周1次

探针式温度计

3支

试验室仪器架

每日使用前

热电偶+便携仪

1套

设备棚

每月1次

化学温度贴片

50片

急救箱

随用随补

通过上述方案,可在温控设备故障时实现‌10分钟内启动测温、30分钟内获取关键数据‌,为降温措施调整提供依据。建议将测温操作流程图张贴在养护现场,并定期组织演练,确保应急响应效率。



企业概况 公司新闻 案例展示 区域公司 产业投资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