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公司新闻 > 行业新闻

联系我们

中茂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手机: 18721989668

电话: 18721989668

地址: 上海市杨浦区绿地汇创国际广场(华东总部)
郑州市二七区大学南路绿地滨湖(华中总部)

邮箱: chinazdi@126.com

行业新闻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公司新闻 > 行业新闻
施工过程中如何确保混凝土不开裂?
发布时间:2025-10-24 16:44:02| 浏览次数:

在施工过程中确保混凝土不开裂,需从‌材料控制、施工工艺优化、养护管理、温度监测与应急处理‌四大方面采取系统性措施。以下是具体技术方案及实施要点:

一、材料控制:从源头减少开裂风险

1. 水泥与外加剂选择

  • 低热水泥‌:优先选用C3A含量<8%的中热或低热水泥(如P·LH 42.5),减少水化热峰值。

    • 案例:某大坝工程使用低热水泥后,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降低5~8℃。

  • 外加剂配比‌:

    • 减水剂:掺量1.5%~2.0%,减少用水量10%~15%,降低干缩风险。

    • 膨胀剂:掺量8%~12%,补偿收缩(需通过试验确定最佳掺量)。

    • 防冻剂:低温施工时掺入,确保-5℃环境下仍能正常水化。

2. 骨料质量管控

  • 粒径与级配‌:粗骨料最大粒径≤1/4结构最小尺寸,细骨料细度模数2.6~3.0。

  • 含泥量控制‌:粗骨料≤1%,细骨料≤3%,避免泥块阻碍水泥水化。

  • 碱骨料反应‌:对含活性SiO₂的骨料进行碱活性试验,禁用高活性骨料。

二、施工工艺优化:减少应力集中

1. 浇筑与振捣

  • 分层浇筑‌:

    • 每层厚度≤500mm(大体积混凝土≤300mm),采用“斜面分层、薄层浇筑”法。

    • 工具:使用激光水平仪控制层厚,误差≤±10mm。

  • 振捣密实‌:

    • 插入式振捣器“快插慢拔”,间距≤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通常300~400mm)。

    • 避免过振导致骨料下沉、离析。

2. 二次抹压与表面处理

  • 时间控制‌:初凝前(手指按压无指纹)进行二次抹压,消除塑性收缩裂缝。

  • 操作要点‌:

    • 使用铁抹子压光3遍,第1遍横向压平,第2遍纵向收光,第3遍检查修补。

    • 案例:某楼板工程通过二次抹压,表面裂缝减少70%。

  • 表面处理剂‌:抹压后立即喷洒养护剂(如石蜡乳液),形成封闭膜减少水分蒸发。

三、养护管理:维持湿度与温度平衡

1. 保湿养护

  • 覆盖材料‌:

    • 表面覆盖塑料薄膜(厚度≥0.1mm)或土工布,接缝处用胶带密封。

    • 创新做法:采用“保湿被”(内含吸水海绵层),持续供水7天以上。

  • 喷淋养护‌:

    • 高温季节每2小时喷淋1次,低温季节每4小时喷淋1次。

    • 工具:使用自动喷淋系统,配备湿度传感器(设定阈值≥90%)。

2. 温度控制

  • 高温施工‌:

    • 冷却水管预埋:间距1.0~1.5m,通冷水循环降温(水温≤15℃)。

    • 冰块降温:在搅拌水中加入冰块,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30℃。

  • 低温施工‌:

    • 电热毯加热:表面覆盖电热毯(功率≥5kW/m²),温度维持≥5℃。

    • 蒸汽养护:搭建保温棚,通入蒸汽控制升温速率≤15℃/h。

四、温度监测与应急处理:实时预警与干预

1. 监测系统布置

  • 测温点设置‌:

    • 大体积混凝土:每100m³布置1个测温点,深度分别为表面、中心、底面。

    • 薄壁结构:沿厚度方向布置3个测温点(间距≤200mm)。

  • 传感器类型‌:

    • 表面:红外测温仪或贴片式温度传感器。

    • 内部:预埋热电偶(精度±0.5℃),连接无线传输模块。

2. 温差控制标准

结构类型

表面与内部温差允许值

降温速率允许值




大体积混凝土

≤25℃

≤2℃/d

薄壁结构

≤20℃

≤3℃/d

预应力结构

≤15℃

≤1.5℃/d

3. 应急处理措施

  • 高温应急‌:

    • 温差>25℃时,立即覆盖双层麻袋+冷水喷淋,喷淋频率提高至每30分钟1次。

    • 案例:某核电站工程通过应急喷淋,48小时内将温差从28℃降至22℃。

  • 低温应急‌:

    • 表面温度<5℃时,加盖电热毯+岩棉被,每2小时检查1次温度。

    • 防冻剂不足时,临时提高掺量至3.5%(原设计3%)。

五、特殊结构针对性措施

1. 大体积混凝土

  • 后浇带设置‌:每隔20~30m设置后浇带,宽度800~1000mm,填充膨胀混凝土。

  • 跳仓法施工‌:将结构划分为若干仓块,间隔浇筑,间隔时间≥7天。

2. 薄壁结构

  • 钢筋布置优化‌:增加Φ6@150双向钢筋网,提高抗裂能力。

  • 纤维增强‌:掺入聚丙烯纤维(0.9kg/m³),减少塑性收缩裂缝。

六、典型工程案例

案例背景‌:某跨海大桥承台(尺寸20m×15m×5m)施工,环境温度35℃,混凝土强度等级C50。
防裂措施‌:

  1. 材料:选用低热水泥,掺入10%膨胀剂+1.8%减水剂。

  2. 施工:分层浇筑(每层300mm),二次抹压后覆盖保湿被。

  3. 养护:预埋冷却水管,通15℃冷水循环,表面喷淋养护14天。

  4. 监测:布置15个测温点,实时传输数据至控制室。
    结果‌: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68℃,表面温度45℃,温差23℃,未出现裂缝,28天强度达58MPa(设计值50MPa)。

七、防裂措施检查表

阶段

检查项

合格标准




材料进场

水泥品种与强度等级

符合设计要求


骨料含泥量

粗骨料≤1%,细骨料≤3%

施工过程

浇筑层厚

≤500mm(大体积≤300mm)


振捣间距

≤振捣棒作用半径1.5倍

养护阶段

表面覆盖密封性

无漏风、漏水


喷淋频率

高温≥每2小时1次

温度监测

传感器精度

±0.5℃(内部),±1℃(表面)


温差报警值

≤25℃(大体积),≤20℃(薄壁)

通过系统实施上述措施,可有效控制混凝土开裂风险。建议将防裂方案纳入项目质量计划,并定期组织技术交底与演练,确保全员掌握关键操作要点。



企业概况 公司新闻 案例展示 区域公司 产业投资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