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涂层施工步骤涵盖施工准备、基层处理、材料调配、涂布施工、细节处理、质量检查与养护等多个环节,以下是详细介绍:
施工准备
材料准备:根据工程需求,选购符合国家标准的聚氨酯防水涂料,常见的有单组分和双组分两种。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开桶即用,使用方便;双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则需将甲组份(预聚体)和乙组份(固化体)按比例混合后使用。同时,准备好所需的辅助材料,如固化剂、稀释剂、底漆、清洗剂等。例如,在某大型地下车库防水工程中,选用了双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要求的比例准备甲、乙组份,确保施工质量。
工具准备:配备齐全施工所需的工具,包括电动搅拌机、油漆刷、拌料桶、滚动刷、小型油漆桶、小抹子、塑料刮板、油工铲刀、铁皮小刮板、墩布、橡胶刮板、50KG磅秤、喷枪(如采用喷涂工艺)等。此外,为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还需提供口罩、手套、护目镜等防护用品。比如,在某高层建筑屋面防水施工中,施工人员配备了专业的喷枪,提高了施工效率。
环境检查:施工环境对聚氨酯涂层的施工质量有很大影响。施工应在气温5℃以上、相对湿度不超过85%的环境中进行,避免在雨天、风大或阳光直射的条件下施工。例如,在夏季高温时段,应选择在早晚温度较低时进行施工;在冬季施工时,要采取保暖措施,确保施工环境温度符合要求。
基层处理
基层检查:对基层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其坚固、干燥、清洁、平整。基层应无明显的凹凸、蜂窝、裂缝等缺陷,若存在裂缝,应使用专用的填缝材料进行修补。例如,对于宽度小于0.3mm的裂缝,可采用环氧树脂胶泥进行填补;对于宽度大于0.3mm的裂缝,应先开凿成V形槽,再用水泥砂浆或聚合物水泥砂浆进行修补。
基层清理:去除基层表面的灰尘、油污、松散物质等。可以用高压水枪、空气喷吹或刷子进行清理。若基层表面粗糙,建议用砂纸打磨平整,以提高涂层的附着力。例如,在某旧厂房地面防水改造工程中,施工人员先用高压水枪将地面冲洗干净,然后用砂纸对地面进行打磨处理,确保基层表面平整光滑。
找平处理:如基层有明显的凹陷或不平整,可通过水泥砂浆或自流平材料找平,确保面层的平整度。找平层的平整度误差不得超过3mm。例如,在某商场地面防水施工中,采用自流平材料进行找平,使地面平整度达到了高标准要求。
特殊部位处理:阴阳角部位应做成圆弧状,阴角部位圆弧半径≥50mm,阳角部位圆弧半径≥10mm,以便涂料施工。地漏、管道根、出入口等容易漏水的薄弱部位,应先用凿子在管根周围基层清理干净后,采用堵漏宝进行密封处理,抹成圆弧,然后均匀地涂刷一遍防水涂料进行增强处理。例如,在卫生间防水施工中,对阴阳角和地漏部位进行了特殊处理,有效防止了漏水问题的发生。
材料调配
按比例称量:如果是双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根据产品说明书的要求,按规定的比例称量主剂和固化剂。例如,某品牌的双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甲、乙组份的比例为1:2,施工人员使用精确的计量工具进行称量,确保比例准确。
充分搅拌:将主剂与固化剂混合后,放入干燥、清洁的搅拌桶中,使用电动搅拌器充分搅拌,直至均匀一致,无颗粒,通常建议搅拌3
-
5分钟。搅拌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搅拌速度和时间,避免涂料出现分层或结块现象。例如,在某大型体育场馆屋面防水施工中,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搅拌要求进行操作,确保了涂料的质量稳定。
调整材料性能(如有需要):在某些情况下,涂料可能需要稀释,以便于施工和喷涂。使用适合的稀释剂,并严格按照说明书的比例进行稀释。过度稀释可能会影响涂膜的强度和耐久性,因此要谨慎处理。例如,在采用喷涂工艺时,为了使涂料能够顺利喷出并形成均匀的涂膜,可适当加入少量的稀释剂进行调整。
涂布施工
涂刷底漆:在基层处理完毕后,喷涂或涂刷底漆,增强聚氨酯防水涂料与基层的附着力。底漆应均匀涂刷,待底漆干燥后,再进行下一步工序。底漆涂刷后的干燥时间通常为2
-
4小时,视环境湿度和温度而定。例如,在某地下室防水工程中,施工人员先涂刷了一遍聚氨酯底漆,待底漆完全干燥后,再进行聚氨酯防水涂料的涂布施工。
首层涂布:使用刷子、滚筒或喷枪将搅拌好的聚氨酯防水涂料均匀涂布在基层上,确保涂料覆盖均匀,厚度达到设计要求。一般推荐涂布1
-
2mm的干膜厚度。刷涂适用于边角及小面积处理,能确保涂层均匀;滚涂适合大面积施工,施工效率高;喷涂适用于大面积快速涂布,但要求施工人员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例如,在某建筑屋面防水施工中,对于屋面的大面积区域采用滚涂的方式进行施工,对于屋面的阴阳角、管道根等部位采用刷涂的方式进行施工,确保了涂层的质量。
层间干燥:第一层涂布完成后,需等其表面干燥(一般至少需4 - 6小时,具体时间视气温和湿度而定),确保表面无粘手感,再进行第二层涂布。在干燥过程中,要注意通风,加速涂料的干燥速度。例如,在夏季高温高湿环境下,可加强通风设施的使用,缩短层间干燥时间。
第二层及后续涂布:待第一层干燥后,再次同样方式涂布第二层涂料。为提高防水效果,可以选用不同的涂布方向进行交叉涂布。如果设计要求涂布多层,按照上述方法依次进行涂布,直到达到设计厚度。例如,在某重要建筑的地下室防水工程中,设计要求涂布三遍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进行操作,确保了涂层的厚度和质量。
细节处理
加强处理:在涂覆的过程中,对于穿墙管道、阴阳角等部位,需要额外进行加强处理。可用专用的防水带或强化层进行加固,如铺设纤维无纺布、玻纤网布等。例如,在卫生间穿楼板管道根部,先涂刷一遍防水涂料,然后铺设一层纤维无纺布,再涂刷一遍防水涂料,形成加强层,增强防水效果。
细部附加处理:在地漏、管道根、阴阳角和出入口等容易漏水的薄弱部位,应先用聚氨酯防水涂料均匀涂刮一次做附加增强层处理。按设计要求,细部构造也可做带胎体增强材料的附加增强层处理。胎体增强材料宽度300
-
500mm,搭接缝100mm,施工时,边铺贴平整,边涂刮聚氨酯防水涂料。例如,在某厨房防水施工中,对地漏和墙角部位进行了细部附加处理,有效防止了漏水问题的发生。
质量检查与养护
检查外观:涂膜应均匀,无明显的气泡、裂缝、脱落等现象。如发现缺陷,应及时进行修补。例如,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随时检查涂膜的外观质量,对于出现的气泡,可用针将其刺破,然后重新涂刷涂料进行修补。
抗渗测试:在养护期结束后,可进行抗渗性测试,确保防水效果符合设计要求。通常采用蓄水试验法,检测涂层的防水性能。对于屋面、卫生间等部位,蓄水时间不少于24小时,观察有无渗漏现象。如发现漏水情况,需及时进行修补。例如,在某住宅卫生间防水工程验收时,进行了蓄水试验,发现一处墙角有轻微渗漏现象,施工人员及时对该部位进行了修补处理,重新进行蓄水试验,直至无渗漏为止。
养护:涂层完成后,避免直接暴露在强烈阳光和雨水中,适当保持湿润环境,防止涂层表面开裂。在养护期间,定期检查涂膜的状态,如发现不平整或气泡应及时修复。一般情况下,聚氨酯防水涂料涂布后需保持7天内的养护期,在此期间不要有重物施加和暴露在雨水中。例如,在某建筑屋面防水施工完成后,施工人员采用覆盖塑料薄膜的方式进行养护,确保了涂层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