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水胶比混凝土的施工需从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浇筑工艺、温度控制及养护管理五个环节系统把控,具体施工要点如下:
一、材料选择与质量控制
水泥
掺合料
粉煤灰:选用Ⅰ级F类粉煤灰,需水量比≤95%,烧失量≤5%,替代水泥比例15%-30%。
矿渣微粉:S95级以上,比表面积≥400m²/kg,活性指数≥95%,替代比例20%-40%。
硅灰:SiO₂含量≥90%,比表面积≥15000m²/kg,掺量1%-5%,显著改善界面过渡区。
骨料
外加剂
减水剂: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减水率≥25%,与水泥适应性良好。
膨胀剂:钙矾石型(如HEA),掺量8%-12%,补偿收缩。
纤维:聚丙烯纤维0.9kg/m³或钢纤维40kg/m³,抑制微裂缝扩展。
二、配合比设计优化
水胶比控制
胶凝材料用量
砂率调整
三、浇筑工艺控制
分层浇筑
跳仓施工
泵送施工
四、温度控制措施
冷却水管布置
保温养护
测温点布置
五、养护管理要点
带模养护
拆模后养护
长期性能监测
六、典型工程案例
结论
低水胶比混凝土施工需严格把控材料质量、配合比设计、浇筑工艺、温度控制及养护管理五大环节。通过分层浇筑、跳仓施工、冷却水管降温、14天以上保湿养护等措施,可显著提升抗裂性,确保地铁隧道等复杂工程的结构安全与耐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