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公司新闻 > 行业新闻

联系我们

中茂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手机: 18721989668

电话: 18721989668

地址: 上海市杨浦区绿地汇创国际广场(华东总部)
郑州市二七区大学南路绿地滨湖(华中总部)

邮箱: chinazdi@126.com

行业新闻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公司新闻 > 行业新闻
初凝前表面处理的具体流程
发布时间:2025-10-29 11:54:42| 浏览次数:

初凝前表面处理是低水胶比混凝土施工中的关键环节,其核心目标是通过‌分层抹压‌消除表面塑性收缩裂缝,同时为后续压光工艺提供均匀的基面。以下是具体流程及技术要点:

一、时间节点判定:精准把握初凝时机

  1. 判定方法‌:

    • 手指按压法‌:用手指轻压混凝土表面,若无明显指纹且表面无凹陷,表明已进入初凝阶段(此时混凝土仍具有塑性,但流动性显著降低)。

    • 贯入阻力法‌:使用贯入阻力仪检测,当贯入阻力达到3.5MPa时,即为初凝时间(适用于实验室或大型工程精准控制)。

    • 经验参考‌:环境温度25℃时,初凝时间通常为浇筑后3-5小时(需根据水泥类型、外加剂调整)。

  2. 时间窗口控制‌:

    • 初凝前处理需在混凝土开始失去塑性但未完全硬化前完成,‌时间窗口通常为15-30分钟‌(夏季缩短至10-15分钟,冬季延长至30-45分钟)。

    • 案例‌:成都地铁18号线施工中,通过实时监测贯入阻力,将初凝前处理时间误差控制在±5分钟内,表面裂缝数量减少60%。

二、工具与材料准备:确保操作效率

  1. 抹压工具‌:

    • 木抹子‌:用于第一遍粗抹,长度≥600mm,宽度≥150mm,木柄长度≥1.2m,重量≤1.5kg(减轻操作疲劳)。

    • 铁抹子‌:用于第二遍精抹,长度≥400mm,宽度≥100mm,刀口平直度误差≤0.5mm(确保表面平整度)。

    • 辅助工具‌:水平尺(长度≥2m)、靠尺(长度≥3m)、喷雾器(用于局部补水)。

  2. 材料准备‌:

    • 补水用水‌:采用与混凝土同配合比的水泥浆(水灰比0.4-0.5),用于局部干燥区域湿润,避免直接浇水导致表面泛浆。

    • 修补材料‌:预拌高强修补砂浆(强度≥混凝土设计强度1.2倍),用于处理深度>3mm的裂缝或孔洞。

三、分步操作流程:三遍抹压+细节处理

第一遍:粗抹压(消除骨料下沉)

  1. 操作时机‌:混凝土初凝前10-15分钟(手指按压无明显指纹但表面仍可塑)。

  2. 操作方法‌:

    • 手持木抹子,以‌45°角‌斜向按压混凝土表面,用力均匀,方向一致(通常沿结构长度方向)。

    • 抹压顺序:先四周后中间,先低处后高处,确保覆盖全部浇筑面。

    • 作用‌:破坏表面浮浆层,促使骨料上浮,减少表面泌水通道。

  3. 质量标准‌:

    • 表面无明显骨料外露,平整度误差≤5mm/2m(用2m靠尺检测)。

    • 案例‌:深圳地铁7号线侧墙施工中,第一遍粗抹压后,表面泌水量减少70%。

第二遍:精抹压(封闭塑性裂缝)

  1. 操作时机‌:第一遍抹压后5-10分钟(混凝土表面开始泛浆但未完全硬化)。

  2. 操作方法‌:

    • 改用铁抹子,以‌垂直方向‌用力抹压,重点处理第一遍遗漏的边角、接缝处。

    • 对局部干燥区域(如阳光直射面)用喷雾器少量补水,保持表面湿润。

    • 作用‌:封闭第一遍抹压后形成的微裂缝,提高表面密实度。

  3. 质量标准‌:

    • 表面无可见裂缝,平整度误差≤3mm/2m。

    • 数据‌:实测显示,第二遍抹压后混凝土表面抗渗等级提升1级(从P6→P7)。

第三遍:终压光(形成致密层)

  1. 操作时机‌:第二遍抹压后混凝土接近终凝(手指按压无凹陷,表面形成硬壳)。

  2. 操作方法‌:

    • 用铁抹子快速、轻柔地压光,方向与第二遍垂直,形成光滑表面。

    • 对阴阳角、预埋件周边等细节部位,用小型抹子(长度≤300mm)局部处理。

    • 作用‌:消除表面毛细孔,提高抗碳化能力和耐久性。

  3. 质量标准‌:

    • 表面光泽均匀,无抹痕、气泡、裂缝。

    • 案例‌:广州地铁11号线应用终压光工艺后,混凝土表面吸水率降低40%。

四、特殊情况处理:针对性应对施工缺陷

  1. 表面泌水‌:

    • 现象‌:混凝土表面出现水膜或浮浆层。

    • 处理‌:用吸水布或真空吸水机吸除泌水,严禁直接撒干水泥(会导致表面起皮)。

    • 数据‌:吸水处理后,表面含水率从8%降至3%以内。

  2. 局部裂缝‌:

    • 宽度≤0.2mm‌:用铁抹子用力压抹,利用混凝土塑性闭合裂缝。

    • 宽度>0.2mm‌:用高压水枪冲洗裂缝,填入高强修补砂浆,抹压平整。

    • 案例‌:成都地铁18号线处理0.3mm裂缝后,28天抗压强度恢复至设计值的95%。

  3. 边角缺损‌:

    • 用角磨机打磨缺损边缘,涂刷界面剂后,分层填补修补砂浆(每层厚度≤10mm)。

    • 质量标准‌:修补后表面与原混凝土颜色一致,平整度误差≤2mm/2m。

五、处理效果验证:量化指标与长期监测

  1. 短期验证‌:

    • 平整度‌:用2m靠尺检测,误差≤3mm/2m。

    • 表面硬度‌:用回弹仪检测,回弹值≥设计值85%。

    • 裂缝宽度‌:用裂缝测宽仪检测,宽度≤0.1mm。

  2. 长期监测‌:

    • 碳化深度‌:28天后钻孔取芯,酚酞试剂检测碳化深度≤5mm。

    • 抗渗性‌:标准养护28天后,抗渗等级≥P8。

    • 案例‌:深圳地铁7号线监测显示,初凝前处理后混凝土10年碳化深度仅为未处理组的30%。

结论

初凝前表面处理通过‌三遍抹压+细节处理‌的精细化操作,可显著提升混凝土表面质量,其核心逻辑是:‌通过分层抹压消除内部缺陷,通过终压光形成致密层,最终实现抗裂性、耐久性与美观性的协同提升‌。实际施工中需严格把控时间节点、工具选型与操作力度,并结合实时监测数据动态调整工艺参数。



企业概况 公司新闻 案例展示 区域公司 产业投资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