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压光作为初凝前表面处理的最后一道工序,其质量标准直接关系到混凝土表面的耐久性、抗渗性及美观性。具体要求可从表面状态、平整度、物理性能、长期耐久性四个维度量化,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说明如下:
一、表面状态:视觉与触觉双重验收
1. 光泽均匀性
2. 抹痕与气泡
二、平整度:毫米级精度控制
1. 短期平整度
2. 长期平整度稳定性
三、物理性能:强度与硬度指标
1. 表面硬度
2. 粘结强度
四、长期耐久性:抗碳化与抗渗性
1. 抗碳化能力
2. 抗渗性
五、特殊部位质量标准
1. 阴阳角处理
2. 预埋件周边
六、质量标准总结表
指标类别
具体要求
检测方法
验收标准
|
|
|
|
表面状态 | 光泽度差异≤5GU,气泡≤3个/m² | 光泽度仪、目视检查 | 无抹痕、反光均匀 |
平整度 | 2m靠尺间隙≤2mm,3m直尺间隙≤3mm | 靠尺、塞尺、全站仪 | 毫米级精度 |
表面硬度 | 回弹值≥设计值85%,肖氏硬度≥70 | 回弹仪、肖氏硬度计 | 强度达标率≥90% |
抗碳化 | 28天碳化深度≤5mm,56天≤10mm | 酚酞试剂、钻孔取芯 | 满足100年设计寿命 |
抗渗性 | 抗渗等级≥P8,电通量≤1000C | 抗渗试验、电通量法 | 无渗水,氯离子渗透深度≤5mm |
特殊部位 | 阴阳角圆角≥50mm,预埋件间隙≤3mm | 半径规、塞尺、喷水试验 | 无裂缝、空鼓 |
结论
终压光的质量标准通过表面状态、平整度、物理性能、长期耐久性四大类12项指标量化,其核心逻辑是:通过终压光形成致密表面层,阻断水分与有害介质侵入路径,同时提升结构美观性与施工效率。实际工程中需结合实时检测数据(如回弹值、碳化深度)动态调整工艺参数,确保各项指标100%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