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公司新闻 > 行业新闻

联系我们

中茂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手机: 18721989668

电话: 18721989668

地址: 上海市杨浦区绿地汇创国际广场(华东总部)
郑州市二七区大学南路绿地滨湖(华中总部)

邮箱: chinazdi@126.com

行业新闻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公司新闻 > 行业新闻
跳仓施工的温控措施有哪些具体要求?
发布时间:2025-10-31 09:46:30| 浏览次数:

跳仓施工的温控措施需围绕‌减少温度应力、控制里表温差与降温速率‌展开,具体要求如下,结合实施要点与案例说明:

一、原材料预控:降低水化热源头

  1. 水泥选择

    • 强制使用‌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P·LH 42.5)‌,其7天水化热比普通硅酸盐水泥(P·O 42.5)低30%-40%;

    • 示例:某大坝工程采用P·LH 42.5水泥后,混凝土绝热温升从58℃降至45℃,源头减少热量积累。

  2. 掺合料优化

    • 掺入‌30%-40%粉煤灰或矿粉‌,替代部分水泥,进一步降低水化热;

    • 粉煤灰需为‌Ⅱ级及以上‌,矿粉需为‌S95级‌,确保活性与稳定性;

    • 示例:某核电站安全壳掺入35%粉煤灰后,混凝土7天温升降低10℃,28天温升降低15℃。

  3. 外加剂协同

    • 添加‌1.2%-1.5%缓凝型高效减水剂‌,延缓水化热释放峰值时间(从浇筑后12小时推迟至24小时),避免温度应力集中;

    • 掺入‌0.05%膨胀剂‌(如氧化镁膨胀剂),补偿混凝土收缩,减少因温度收缩导致的拉应力。

二、入模温度控制:避免高温浇筑

  1. 原材料预冷

    • 骨料(砂、石)提前‌喷淋降温‌,表面温度控制在≤28℃;

    • 拌合用水采用‌冰水混合物‌,水温≤5℃,通过称重系统精确控制冰水比例(如每立方米混凝土用冰量≥50kg)。

  2. 运输过程保温

    • 混凝土运输车罐体包裹‌保温套‌,减少运输途中温度回升;

    • 运输时间控制在‌≤1.5小时‌,避免因长时间运输导致入模温度超标。

  3. 入模温度监测

    • 每车混凝土入模前测量温度,‌入模温度需≤25℃‌(高温季节可放宽至≤28℃,但需加强后续冷却);

    • 示例:某桥梁工程在夏季采用冰水拌合+骨料喷淋,入模温度控制在24℃,有效减少初期温升。

三、冷却系统强化:分层控温

  1. 双层冷却水管布置

    • 预埋‌双层冷却水管‌(上层管距表面0.5m,下层管距底面0.5m),间距‌1.0m×1.0m‌,形成立体冷却网络;

    • 水管采用‌DN50镀锌钢管‌,弯头处需光滑处理,避免水流阻力。

  2. 通水参数控制

    • 通水时间‌:从混凝土浇筑后6小时开始,持续至内部温度降至环境温度+5℃;

    • 通水流量‌:初期(0-3天)‌20L/min‌,中期(3-7天)‌25L/min‌,后期(7-14天)‌15L/min‌;

    • 水温控制‌:冷却水温度比混凝土内部温度低‌10-15℃‌,若内部温度>75℃,立即切换为‌冰水(水温≤5℃)‌。

  3. 智能温控系统

    • 在混凝土内部预埋‌温度传感器‌(每仓块不少于3个,分布在上、中、下层);

    • 传感器连接智能控制系统,实时监控温度并自动调节冷却水管流量(如温度>70℃时,流量增至30L/min);

    • 示例:某水电站工程通过智能温控,将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控制在72℃,里表温差14℃。

四、里表温差与降温速率监控:动态调整

  1. 里表温差控制

    • 表面增加‌1层岩棉板(厚度≥3cm)‌保温;

    • 冷却水管流量减少至10L/min,延缓核心温度下降速度。

    • 严格监控‌里表温差(≤15℃)‌,若超限立即采取措施:

  2. 降温速率控制

    • 暂停冷却水通水,待温度自然下降至安全范围后再恢复;

    • 表面喷洒‌养护剂‌,形成保湿膜,减少因快速降温导致的表面收缩。

    • 严格控制‌降温速率(≤1℃/d)‌,若超限(如>1.5℃/d):

  3. 应急处理流程

    • 制定《温控应急预案》,明确超温、超差时的处理责任人与操作步骤;

    • 示例:某地下工程在监测到里表温差达16℃时,立即在表面覆盖2层岩棉板,并将冷却水管流量从25L/min降至15L/min,2小时后温差降至14℃。

五、养护管理:超长保湿保温

  1. 覆盖养护

    • 浇筑完成后立即覆盖‌塑料薄膜(厚度≥0.1mm)‌,防止表面失水;

    • 塑料薄膜上覆盖‌2层岩棉板(总厚度≥5cm)‌,表面再覆盖防水帆布,形成保温层。

  2. 喷水保湿

    • 养护期间每天喷水‌4-6次‌,保持表面湿润;

    • 喷水时间选择在早晚低温时段,避免高温时段喷水导致表面温度骤降。

  3. 养护时间

    • 养护周期≥28天‌,其中前14天为关键期,需严格监控温度与湿度;

    • 示例:某核电站安全壳通过28天超长养护,混凝土28天强度达标率100%,无开裂现象。

六、案例验证:某桥梁承台工程

  • 工程背景‌:承台尺寸为30m×15m×4m,采用跳仓施工,分两批浇筑;

  • 温控措施‌:

    • 原材料:P·LH 42.5水泥+35%粉煤灰+0.05%膨胀剂;

    • 冷却:双层冷却水管(间距1.0m)+冰水降温(水温≤5℃);

    • 养护:塑料薄膜+2层岩棉板养护28天。

  • 实施效果‌:

    • 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70℃,里表温差13℃,降温速率0.8℃/d;

    • 结构无裂缝,28天强度达设计值的115%。

通过‌原材料预控降低水化热、入模温度控制避免高温浇筑、冷却系统强化分层控温、里表温差与降温速率动态监控、超长养护保湿保温‌,跳仓施工的温控措施可形成全流程防控体系,确保混凝土结构稳定性。



企业概况 公司新闻 案例展示 区域公司 产业投资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