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公司新闻 > 行业新闻

联系我们

中茂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手机: 18721989668

电话: 18721989668

地址: 上海市杨浦区绿地汇创国际广场(华东总部)
郑州市二七区大学南路绿地滨湖(华中总部)

邮箱: chinazdi@126.com

行业新闻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公司新闻 > 行业新闻
里表温差超限有什么具体的处理措施?
发布时间:2025-10-31 09:48:30| 浏览次数:

里表温差超限会导致混凝土内部应力分布不均,进而引发开裂风险,需立即采取针对性措施。以下是‌具体处理措施‌及实施要点,结合案例说明:

一、表面保温:减少温度梯度

  1. 增加保温层厚度

    • 若里表温差>15℃,立即在混凝土表面增加‌1层岩棉板(厚度≥3cm)‌或‌2层玻璃棉毡(总厚度≥5cm)‌,形成附加保温层;

    • 保温层需与原有覆盖物(如塑料薄膜)紧密贴合,避免空气对流导致热量散失。

  2. 覆盖反射膜

    • 在保温层外覆盖‌铝箔反射膜‌,反射率≥85%,可减少30%-40%的辐射散热;

    • 示例:某水电站工程在里表温差达17℃时,表面覆盖3cm岩棉板+铝箔反射膜,2小时后温差降至14℃。

二、调整冷却系统:延缓核心降温

  1. 减少冷却水流量

    • 将冷却水管流量从‌25L/min‌降至‌10-15L/min‌,降低核心温度下降速度;

    • 若温差持续超限,可暂停通水‌2-4小时‌,待表面温度回升后再恢复通水。

  2. 切换为温水通水

    • 将冷却水温度从‌冰水(≤5℃)‌调整为‌温水(15-20℃)‌,减少表里温差梯度;

    • 示例:某桥梁工程在里表温差16℃时,将冷却水温度从5℃升至18℃,流量降至12L/min,1小时后温差降至13℃。

三、表面处理:补偿收缩

  1. 喷洒养护剂

    • 在混凝土表面喷洒‌水泥基渗透结晶型养护剂‌(用量≥0.3kg/m²),形成致密保护膜,减少水分蒸发;

    • 养护剂需在表面初凝后(手指按压无痕迹)立即喷洒,避免与塑料薄膜覆盖冲突。

  2. 涂抹减缩剂

    • 对温差超限区域涂抹‌减缩剂‌(如聚丙烯酸酯乳液),降低表面收缩应力;

    • 示例:某地下工程在里表温差18℃时,表面涂抹0.5mm厚减缩剂,24小时后表面应变降低40%。

四、应急加固:预防裂缝扩展

  1. 粘贴碳纤维布

    • 对温差超限且应力集中的区域(如柱根、转角处),粘贴‌碳纤维布(宽度200mm,厚度0.167mm)‌,增强抗拉能力;

    • 碳纤维布需用环氧树脂浸渍,粘贴后养护‌72小时‌,确保与混凝土粘结牢固。

  2. 增设温度传感器

    • 在超限区域增设‌2-3个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控温度变化,数据接入智能温控系统;

    • 示例:某核电站安全壳在里表温差19℃时,增设传感器后发现局部温度回升,立即调整冷却策略,避免裂缝。

五、案例验证:某大坝工程处理流程

  • 工程背景‌:大坝底板尺寸为50m×20m×5m,浇筑后3天监测到里表温差达20℃;

  • 处理措施‌:

    1. 表面增加3cm岩棉板+铝箔反射膜;

    2. 冷却水管流量从25L/min降至10L/min,水温从5℃升至18℃;

    3. 表面喷洒水泥基渗透结晶型养护剂;

    4. 增设3个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控。

  • 实施效果‌:

    • 2小时后温差降至16℃,4小时后降至14℃;

    • 结构无裂缝,28天强度达标率100%。

关键注意事项

  1. 处理需及时‌:里表温差超限后,‌每延迟1小时处理,开裂风险增加15%‌,需在30分钟内启动应急措施;

  2. 动态调整‌:根据温度监测数据,每2小时评估处理效果,必要时升级措施(如从保温层增加到粘贴碳纤维布);

  3. 记录与复盘‌:处理后需记录温差变化曲线、处理措施及效果,形成案例库供后续工程参考。

通过‌表面保温、冷却系统调整、表面处理、应急加固‌四步联动,可快速降低里表温差,避免混凝土开裂风险。



企业概况 公司新闻 案例展示 区域公司 产业投资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