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公司新闻 > 行业新闻

联系我们

中茂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手机: 18721989668

电话: 18721989668

地址: 上海市杨浦区绿地汇创国际广场(华东总部)
郑州市二七区大学南路绿地滨湖(华中总部)

邮箱: chinazdi@126.com

行业新闻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公司新闻 > 行业新闻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缝温度裂缝预防措施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5-11-03 09:36:34| 浏览次数:

以下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缝温度裂缝的预防措施,结合成因分析与技术实践,分阶段系统说明:

一、施工前预防措施

  1. 材料优选与配比设计

    • 选用低水化热水泥(如中热硅酸盐水泥),掺加Ⅱ级以上粉煤灰(替代率20%-30%)或矿渣微粉,降低水泥用量。

    • 添加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减水率≥25%),控制水胶比≤0.45,减少用水量。

    • 掺入膨胀剂(如HEA型)补偿收缩,掺量按胶凝材料总量的8%-12%调整。

  2. 分层分段规划

    • 根据结构尺寸计算温升峰值,划分厚度≤1.5m的浇筑层,间隔时间控制在初凝前完成接缝处理。

    • 施工缝设置于剪力较小部位(如梁板交界处),避开孔洞、预埋件集中区。

二、施工中控制要点

  1. 温度监控系统

    • 埋设电阻式温度传感器,监测混凝土内部与表面温差,控制温差≤25℃。

    • 实时传输数据至智能温控平台,当温差接近临界值时自动触发预警。

  2. 冷却管布置与通水

    • 采用φ48mm镀锌钢管,按网格状埋设于混凝土内部,间距1.0m×1.0m。

    • 浇筑后立即通水,流量控制在1.2-1.5m³/h,进水温度与混凝土温差≤20℃。

    • 根据测温数据动态调整通水时长(通常7-14天)。

  3. 浇筑工艺优化

    • 采用斜面分层浇筑法,每层厚度30-50cm,坡度1:6-1:8。

    • 使用插入式振捣器(直径50mm)配合平板振捣器,确保密实度≥95%。

    • 二次振捣时机控制在初凝前1-2h,消除表面泌水。

三、施工后养护方案

  1. 覆盖养护

    • 初凝后立即覆盖双层麻袋片+一层塑料薄膜,保持表面湿润。

    • 养护期不少于14天,前7天每日喷水4-6次,后7天每日2-3次。

  2. 温度梯度控制

    • 夏季采用遮阳棚+喷雾降温,环境温度≤30℃。

    • 冬季搭设保温棚,内部温度≥5℃,避免骤冷骤热。

  3. 后浇带处理

    • 后浇带间距控制在30-40m,宽度800-1000mm。

    • 填充前凿毛清理,采用微膨胀混凝土(膨胀率≥2.5×10⁻⁴),养护期延长至28天。

四、典型案例对比

  • 某地铁车站项目‌:通过埋设冷却管+分层浇筑,将最高温升从68℃降至52℃,施工缝裂缝宽度从0.3mm降至0.05mm。

  • 某桥梁承台工程‌:采用粉煤灰+膨胀剂双掺技术,28天收缩率降低42%,未出现可见裂缝。

五、特殊场景补充

  1. 高温环境施工‌:调整浇筑时间至夜间,骨料预冷至5-10℃,运输车加装保温罩。

  2. 寒冷地区施工‌:添加引气剂(含气量3%-5%),提高抗冻性,养护期覆盖电热毯。

通过上述措施组合应用,可有效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缝温度裂缝发生率控制在5%以下,满足《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标准》(GB50496-2018)要求。实际工程中需结合结构特点、环境条件动态调整参数。



企业概况 公司新闻 案例展示 区域公司 产业投资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