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公司新闻 > 行业新闻

联系我们

中茂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手机: 18721989668

电话: 18721989668

地址: 上海市杨浦区绿地汇创国际广场(华东总部)
郑州市二七区大学南路绿地滨湖(华中总部)

邮箱: chinazdi@126.com

行业新闻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公司新闻 > 行业新闻
普通层注浆阶段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5-11-04 09:48:09| 浏览次数:

普通层锚索注浆阶段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如下,结合分层监测原则(资源集约、风险可控)提供针对性方案:

一、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

问题类型

具体表现

主要原因




注浆量不足

实际注浆量低于设计值(偏差>±15%),孔口未返浆或返浆量过少

1. 注浆管堵塞或断裂;
2. 浆液流动性差(水灰比过低或外加剂配比不当);
3. 地质孔隙率低,浆液渗透困难。

注浆压力异常

压力表读数不稳定(波动>±0.2MPa)或无法达到设计压力(设计值1.0-1.5MPa)

1. 注浆泵性能不足或密封损坏;
2. 锚索孔内存在杂物(如碎石、泥浆);
3. 地质裂隙发育,浆液泄漏。

浆液离析

注浆过程中浆液出现分层(水与水泥分离),导致强度降低

1. 浆液搅拌时间不足(<3分钟);
2. 搅拌设备转速过低(<500r/min);
3. 外加剂与水泥不兼容。

孔口返浆异常

返浆颜色浑浊(含泥沙)或返浆量过大(超过设计值30%)

1. 地质层含水量过高(如砂层、软土);
2. 注浆压力过大导致地层劈裂;
3. 注浆管位置偏移,浆液进入非目标区域。

二、解决方法及实施要点

1. 注浆量不足

  • 检查注浆管路‌:

    • 施工前用高压水冲洗注浆管,确保无堵塞;

    • 注浆过程中每30分钟检查管路连接处是否漏浆,发现漏浆立即紧固或更换密封件。

  • 调整浆液配比‌:

    • 水灰比控制在0.45-0.50,根据地质条件添加减水剂(如木质素磺酸钙,掺量0.5%-1%);

    • 冬季施工时,用温水(40-50℃)搅拌浆液,防止冻结。

  • 辅助注浆技术‌:

    • 对孔隙率低的地层(如坚硬岩层),采用“二次注浆法”:首次注浆至孔口返浆后停止,间隔24小时进行二次注浆(压力1.2-1.5MPa),补充浆液。

    • 案例‌:某边坡工程普通层锚索注浆时,首次注浆量仅达设计值的70%,采用二次注浆后总量达98%。

2. 注浆压力异常

  • 设备维护‌:

    • 注浆前检查泵体密封圈是否老化,更换损坏件;

    • 注浆泵压力表需定期校准(每3个月1次),误差≤±0.1MPa。

  • 孔内清理‌:

    • 注浆前用高压空气(压力0.6-0.8MPa)吹扫锚索孔,清除孔内碎屑;

    • 对含泥量高的地层(如砂土),提前进行孔内固结灌浆(水灰比0.6-0.8),形成护壁。

  • 压力控制‌:

    • 分级加压:初始压力0.5MPa,每5分钟增加0.2MPa,直至达到设计压力;

    • 压力波动时暂停注浆,检查管路后重新启动,避免压力骤升导致地层破坏。

    • 案例‌:某地铁隧道普通层锚索注浆时压力波动,发现为注浆管断裂,更换后压力稳定在1.2MPa。

3. 浆液离析

  • 搅拌工艺优化‌:

    • 使用强制式搅拌机(转速≥800r/min),搅拌时间≥5分钟;

    • 先加水泥和水搅拌2分钟,再加入外加剂(如膨胀剂)继续搅拌3分钟。

  • 外加剂选择‌:

    • 选用与水泥兼容性好的减水剂(如聚羧酸系),避免使用含氯盐的外加剂(可能腐蚀锚索);

    • 对离析严重的浆液,添加增稠剂(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掺量0.05%-0.1%)。

  • 现场检测‌:

    • 每批次浆液取样测试流动性(坍落度10-15cm)和泌水率(≤3%),不合格的浆液废弃。

    • 案例‌:某水电站普通层锚索注浆时浆液离析,调整外加剂后泌水率从5%降至1%。

4. 孔口返浆异常

  • 地质预处理‌:

    • 对含水量高的地层(如砂层),注浆前在孔口周围打设止浆墙(厚度≥20cm,水泥砂浆强度M10);

    • 对裂隙发育地层,采用“低压慢注”法(压力0.8-1.0MPa),控制注浆速率≤5L/min。

  • 返浆管理‌:

    • 返浆量过大时,在孔口设置返浆收集装置(如塑料桶),将返浆过滤后重新注入孔内;

    • 返浆颜色浑浊时,暂停注浆,用清水冲洗孔内泥沙,待返浆清澈后恢复注浆。

  • 监测配合‌:

    • 普通层注浆阶段需配合分层监测中的“注浆量记录”(每根锚索记录实际注浆量)和“孔口返浆观察”(每30分钟记录1次返浆颜色和量);

    • 若返浆异常持续存在,升级为关键层监测(增加注浆压力实时监测)。

    • 案例‌:某边坡工程普通层锚索注浆时返浆量过大,通过返浆回收利用,节约浆液成本15%。

三、普通层注浆质量验收标准

检查项目

合格标准

检测方法




注浆量

实际注浆量≥设计值的90%,且孔口返浆正常

称重法(每根锚索注浆前后称重对比)

注浆压力

压力稳定在设计值±0.2MPa范围内,无突变

压力表读数记录

浆液强度

28天抗压强度≥30MPa(普通硅酸盐水泥)

留取试块(每50根锚索留1组)实验室检测

孔口返浆

返浆颜色清澈,无泥沙,返浆量≤设计值的20%

目视观察+量筒测量

总结

普通层注浆阶段需遵循“‌预防为主、动态调整‌”原则:

  1. 预防‌:施工前检查设备、调整浆液配比、预处理地质;

  2. 调整‌:注浆过程中根据压力、返浆等参数实时调整工艺;

  3. 验收‌:严格按标准检查注浆量、压力和强度,确保质量达标。
    通过分层监测中的“注浆量记录”和“孔口返浆观察”,可及时发现普通层注浆问题,避免升级为关键层风险,实现资源高效利用。



企业概况 公司新闻 案例展示 区域公司 产业投资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