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细水泥的粒径要求需结合施工场景、渗透能力及强度需求综合确定,以下是具体要求及实施要点:
一、超细水泥粒径的核心指标
平均粒径(D50)
定义:50%颗粒体积小于该值的粒径,反映水泥颗粒的集中分布范围;
标准范围:通常为1-5μm(普通水泥D50为15-25μm);
案例:某基坑加固工程使用D50=3μm的超细水泥,渗透能力比普通水泥提升3倍。
最大粒径(Dmax)
定义:100%颗粒体积小于该值的粒径,限制大颗粒对渗透性的影响;
标准范围:一般≤10μm(特殊工程要求≤5μm);
案例:某隧道注浆工程要求Dmax≤8μm,避免大颗粒堵塞岩层裂隙。
比表面积
定义:单位质量水泥的表面积,反映颗粒细度(比表面积越大,活性越高);
标准范围:通常≥800m²/kg(普通水泥为300-400m²/kg);
案例:某高强度注浆工程使用比表面积1000m²/kg的超细水泥,28天抗压强度达50MPa。
二、不同工程场景的粒径要求
1. 地质预处理(砂层、裂隙岩层)
要求:
D50≤3μm,Dmax≤8μm;
比表面积≥900m²/kg。
目的:
案例:
2. 混凝土结构修补(裂缝、孔洞)
要求:
D50=3-5μm,Dmax≤10μm;
比表面积800-900m²/kg。
目的:
案例:
3. 高强度注浆(锚杆、桩基)
要求:
D50=1-2μm,Dmax≤5μm;
比表面积≥1000m²/kg。
目的:
案例:
三、粒径控制方法
生产工艺控制
原料选择:采用高纯度石灰石(CaCO₃含量≥95%)和黏土(SiO₂+Al₂O₃≥70%),减少杂质对粒径的影响;
粉磨设备:使用立式磨或辊压机(比球磨机粒径分布更集中),控制粉磨时间(通常60-90分钟)和分级机转速(300-500rpm);
案例:某水泥厂通过优化粉磨工艺,将超细水泥D50从4μm降至2.5μm,比表面积从850m²/kg提升至1050m²/kg。
粒径检测方法
激光粒度分析仪:快速测量D10、D50、D90(10%、50%、90%颗粒体积对应的粒径),精度±0.1μm;
筛分法:用标准筛(如5μm、10μm筛网)筛分样品,计算各粒径段质量百分比(适用于Dmax>5μm的粗颗粒控制);
案例:某工程对每批次超细水泥进行激光粒度检测,若D50>3μm或Dmax>8μm,则拒收该批次。
四、粒径不合格的影响及处理
粒径过大(D50>5μm或Dmax>10μm)
粒径过细(D50<1μm)
五、总结
超细水泥的粒径要求需满足以下核心标准:
指标
地质预处理
结构修补
高强度注浆
|
|
|
|
D50(μm) | ≤3 | 3-5 | 1-2 |
Dmax(μm) | ≤8 | ≤10 | ≤5 |
比表面积(m²/kg) | ≥900 | 800-900 | ≥1000 |
通过控制生产工艺、严格检测粒径、根据工程场景选择合适粒径,可确保超细水泥在注浆加固、结构修补等工程中发挥最佳性能,避免因粒径不合格导致的渗透不足、强度下降或收缩裂缝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