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公司新闻 > 行业新闻

联系我们

中茂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手机: 18721989668

电话: 18721989668

地址: 上海市杨浦区绿地汇创国际广场(华东总部)
郑州市二七区大学南路绿地滨湖(华中总部)

邮箱: chinazdi@126.com

行业新闻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公司新闻 > 行业新闻
有没有其他工程场景下的超细水泥应用案例?
发布时间:2025-11-05 10:18:03| 浏览次数:

除砂层、裂隙发育岩层、黏土层外,超细水泥在‌破碎岩体加固、隧道衬砌背后空洞充填、地下连续墙接缝止水‌等工程场景中也有广泛应用,以下是具体案例及配合比设计要点:

一、破碎岩体加固场景

1. 核心需求

破碎岩体(如断层破碎带、节理裂隙密集区)需通过超细水泥浆液渗透至岩体内部,形成锚固体,提升岩体整体强度和稳定性,防止岩体失稳或坍塌。

2. 配合比设计原则

  • 水灰比‌:0.7-0.9(兼顾浆液渗透性和结石体强度);

  • 外加剂‌:添加速凝剂(2%-4%水泥质量)缩短凝结时间,防止浆液流失;同时掺入减水剂(0.5%-1.0%水泥质量)提升浆液流动性;

  • 掺合料‌:掺入10%-15%硅粉或粉煤灰,提高结石体密实度和抗渗性。

3. 典型配合比(以1m³浆液为例)

材料

用量(kg)

作用说明




超细水泥

750-850

主胶凝材料,渗透岩体并固化

525-765

调节浆液渗透性

速凝剂

15-34

快速凝结,防止浆液流失

减水剂

3.75-8.5

减少用水量,提升浆液稳定性

硅粉

75-127.5

提高结石体密实度,增强抗渗性

4. 实施要点

  • 岩体预处理‌:注浆前对破碎岩体进行高压风或水冲洗,清除碎屑和杂质;

  • 多孔注浆‌:在破碎岩体中布置多排注浆孔,孔距1.0-1.5m,形成交叉帷幕;

  • 压力控制‌:初始注浆压力0.5-1.0MPa,待浆液渗透后逐步提升至1.5-2.5MPa,根据岩体破碎程度调整压力。

5. 案例参考

某矿山巷道破碎岩体加固工程,采用水灰比0.8、掺3%速凝剂、0.8%减水剂和12%硅粉的配合比,注浆后岩体完整性指数提升40%,巷道变形量减少60%,满足安全要求。

二、隧道衬砌背后空洞充填场景

1. 核心需求

隧道衬砌背后空洞需通过超细水泥浆液充填密实,防止衬砌因空洞导致受力不均而开裂或脱落,同时增强衬砌与围岩的粘结力。

2. 配合比设计原则

  • 水灰比‌:0.6-0.8(低水灰比可减少浆液收缩,提高充填密实度);

  • 外加剂‌:添加膨胀剂(5%-10%水泥质量)补偿浆液收缩,确保充填体与衬砌、围岩紧密贴合;

  • 掺合料‌:掺入5%-15%粉煤灰,降低水泥用量,减少水化热,防止因温度应力导致充填体开裂。

3. 典型配合比(以1m³浆液为例)

材料

用量(kg)

作用说明




超细水泥

800-900

主胶凝材料,充填空洞并固化

480-720

调节浆液流动性

膨胀剂

40-90

补偿收缩,增强充填密实度

粉煤灰

40-135

降低水泥用量,减少水化热

4. 实施要点

  • 空洞探测‌:注浆前采用地质雷达或钻孔探测空洞位置和范围;

  • 注浆管布置‌:在衬砌上钻孔并安装注浆管,注浆管间距1.0-1.5m,深入空洞内;

  • 压力控制‌:初始注浆压力0.3-0.5MPa,待浆液充填空洞后逐步提升至0.8-1.2MPa,防止压力过大导致衬砌开裂。

5. 案例参考

某铁路隧道衬砌背后空洞充填工程,采用水灰比0.7、掺8%膨胀剂和10%粉煤灰的配合比,注浆后空洞充填率达95%以上,衬砌与围岩粘结力提升50%,满足运营安全要求。

三、地下连续墙接缝止水场景

1. 核心需求

地下连续墙接缝处易因施工误差或地质条件导致渗漏水,需通过超细水泥浆液填充接缝,形成隔水帷幕,防止地下水渗透。

2. 配合比设计原则

  • 水灰比‌:0.5-0.7(低水灰比可提高浆液抗渗性);

  • 外加剂‌:添加防水剂(2%-5%水泥质量)增强浆液抗渗性能;同时掺入减水剂(0.5%-1.0%水泥质量)提升浆液流动性;

  • 掺合料‌:掺入10%-20%硅粉,提高结石体密实度和抗渗性。

3. 典型配合比(以1m³浆液为例)

材料

用量(kg)

作用说明




超细水泥

850-950

主胶凝材料,填充接缝并固化

425-665

调节浆液流动性

防水剂

17-47.5

增强浆液抗渗性能

减水剂

4.25-9.5

减少用水量,提升浆液稳定性

硅粉

85-190

提高结石体密实度,增强抗渗性

4. 实施要点

  • 接缝处理‌:注浆前对接缝进行清理,去除杂物和松散混凝土;

  • 注浆管布置‌:在接缝两侧布置注浆管,注浆管间距0.5-1.0m,深入接缝内;

  • 压力控制‌:初始注浆压力0.2-0.5MPa,待浆液填充接缝后逐步提升至0.8-1.0MPa,防止压力过大导致接缝开裂。

5. 案例参考

某城市地铁车站地下连续墙接缝止水工程,采用水灰比0.6、掺3%防水剂、0.8%减水剂和15%硅粉的配合比,注浆后接缝处渗水量从5L/(min·m)降至0.1L/(min·m)以下,满足抗渗要求。

四、不同场景配合比设计共性原则

  1. 材料选择‌:超细水泥粒径需≤20μm(比表面积≥600m²/kg),确保浆液可注入细小孔隙或接缝;

  2. 外加剂匹配‌:根据工程需求选择速凝剂、缓凝剂、减水剂、膨胀剂或防水剂,调节浆液凝结时间、流动性和抗渗性;

  3. 掺合料复合使用‌:硅粉提升强度和抗渗性,粉煤灰降低成本和减少水化热,需根据工程需求组合;

  4. 现场试验‌:正式注浆前进行小规模试验(如单孔注浆试验),验证配合比可行性。

总结

超细水泥在破碎岩体加固、隧道衬砌背后空洞充填、地下连续墙接缝止水等工程场景中均有广泛应用,其配合比设计需根据具体工程需求调整:

  • 破碎岩体加固‌:高水灰比(0.7-0.9)+速凝剂+减水剂+硅粉,渗透岩体并快速凝结;

  • 隧道衬砌背后空洞充填‌:低水灰比(0.6-0.8)+膨胀剂+粉煤灰,充填空洞并补偿收缩;

  • 地下连续墙接缝止水‌:低水灰比(0.5-0.7)+防水剂+减水剂+硅粉,填充接缝并增强抗渗性。
    通过针对性配合比设计,可确保超细水泥注浆效果满足工程需求(如加固、充填、止水)。



企业概况 公司新闻 案例展示 区域公司 产业投资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